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校园的状况与对策
2013-04-29孙玉峰
孙玉峰
为把握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状况、探讨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校园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自2011年1月起,我们以学生寒暑假生源地实践调研的时机,通过历时两年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随机原则抽取了全国12所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一基本状况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群体状况喜忧并存
97%的学生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86.59%的学生在“一个人有无正确信仰与他的人生价值实现是否有关系”的回答上选择了联系非常紧密或有一定的联系。在对“你如何看待诚信缺失现象”的回答中,42.2%的大学生认为缺乏诚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道德的现象,有35.38%的大学生认为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允许。访谈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求知欲强;他们崇尚民主平等、追求自由真理,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充满质疑精神。另一方面,近8%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达到目的,诚信与否并不重要,有14%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主观上能认识到缺乏诚信是不对的,但是现实所迫,没有办法”。有11.79%的大学生不同意“信仰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慰藉”,9.23%的大学生认为一个人有无正确的信仰与是否能实现人生价值没有联系,可见,大学生群体在思想上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与易变性、弱理性并存的状态。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普及获得认可
有56.48%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必须联系实际,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必须中国化,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75.75%的大学生愿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努力;53.85%的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现在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上,近20%的大学生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最喜爱的一门课,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喜爱程度高出近5个百分点,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喜爱程度高出近4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喜爱,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普及程度较好。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路径更为广泛
对“现在的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途径”的调查显示,除了“教师讲授”,“阅读教材”等传统的途径外,约36%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传媒”、“社会实践”等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在“您会选择何种途径了解国家大事”的回答中,73.11%的大学生选择网络,65.20%的选择电视,33.04%的选择广播,52.97%的选择报纸或杂志,通过课堂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占27.40%。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推进马克思大众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但也为大众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教育手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文本传播路径。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呈现出即时化、无界化特征,也让广大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学生,学习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便利,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校园传播的路径。
二主要问题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可,但学习的兴趣却并不高。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校园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感兴趣,教育效果不明显。在“您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吗”的回答中,有37.22%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感兴趣。有近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持漠然或者排斥态度的。而在对“平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态度是什么”的回答中,有50.77%的大学生是“被动接受,为了考试或学分强记”,理论上的高度认可与学习上的兴趣不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合访谈,学生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内容难以理解
调查显示,38.10%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内容陈旧重复、缺乏新意;23.59%的认为其空洞抽象,言之无物。834名学生表明“如果可以自己选择,不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有340名学生是出于“教学内容太深奥、听不懂”而不选择的,有478名出于“教学内容与实际差距太大,学了没用”而不选择的。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对过于理论化、模式化的表述和论证会感到枯燥、不易理解,所以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话语表达要与时代特征、受眾的语言习惯相一致。然而,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对部分问题的论述仍然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仍然有许多简单的贴标签式宣传,与时代脱节、与大学生的语言习惯不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接受效果。此外,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独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晦涩的说教论证容易导致排斥,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效果。而目前的教材对于理论的论证存在不注重细节和严密性不够的弱点,对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往往用简单的语言作简单的否定,缺乏论证无法让大学生信服。
2教育教学形式过于单调
在“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形式的看法”的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中有675名大学生认为教学形式“比较枯燥”,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49.45%,而有416名大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很枯燥”,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30.4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过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赖于课堂主阵地建设的强化。课堂教学的本质应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促进的过程,教师因材施教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性的教学过程。在“通过何种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回答中,有78.17%的学生是通过老师的讲授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而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效果。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1.72%的学生认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有49.45%的大学生则认为他们的老师只是理解教学内容,达不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程度。在834名“如果可以自己选择,不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大学生中,有283名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太单调、照本宣科而做出放弃选择的。由于目前高校的规模比较大,因此课堂主渠道教学出现了大规模、大教室、大课堂的集成式教学,给课堂双边活动、互动式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以简单讲解代替教学,简化劳动应付检查。部分教师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的传授,抑或囿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对社会热点的响应和学生诉求的回应不及时,缺乏实践性,时代性,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不够,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3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世界政治的趋向多极化,经济逐步一体化,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各种主义、思潮及宗教提供了多样化的信仰范式。互联网几乎使我们的思想政治领域成为“不设防”的阵地,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处心积虑利用各种手段,将意识形态的渗透由二元对立转变为对我国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的意图没有停止,恐惧中国强大、对我国抱有偏见和无知的西方主流媒体的“妖魔化”宣传,都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普及和实践路径带来了障碍。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尽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尽健全,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贪污腐败、滥用职权,人民内部矛盾也呈现多发态势,客观上也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校园的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
1注重对象特征研究,增强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实践性,而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校园的主要对象,要在高校切实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使马克主义理论为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并被大学生内化为自己的坚定信仰,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必须要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特点的研究,从大学生主体特征出发,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渗透,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校园的针对性。
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自身对国家、社会所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自我,既有世界眼光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承担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重任。
2注重教学内容研究,丰富时代性
从历史发展来看,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风格的话语表述方式。目前在多种媒体传播信息的时代,大众媒体的语言对学生影响很大,我们要在不亵渎马克思主义严肃性的前提下,改变以往的政治化和说教化语言,对一些理论的阐述使用易于为青年学生接受的话语风格,适当增添一些流行元素。58.75%的同学认为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前提下,加入流行元素完全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可接受性。
从材料的时效性入手解决理论论证的空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质特征的体现,要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的新情况,采用最新的例证,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的必要性和实践应用的可行性,让大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和解决,增强理论的时代感和说服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去解释现实生活,正视现实生活的变化与特点,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思潮,紧紧抓住时代主题,以时事热点为背景,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真正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3注重教育方式研究,提高实效性
对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提高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大关系,而教师的辞不达意或者语言晦涩都会让同学觉得乏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是相对抽象,如果授课形式过于单调,就会更显枯燥,学生不愿听,也难以听进去。
让大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灌输论”,但必须注重提升灌输实效的方式研究,丰富实践教学,让他们能切身感受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感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理论教学中,要将书本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把书本的知识还原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世界之中。同时,将大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教育资源融入到理论教学中,成为理论的源头。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现实生活世界,创制表达方式与大学生的解读期望相一致、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的“亲近性文本”。
4注重传播载体研究,突出导引性
在“您认为以下哪些方法对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義理论水平有效”的回答中,22.27%学生选择自学、38.17%选择通过网络论坛进行教育、53.26%选择通过开放性讲座、35.38%选择课堂教学、31.58%选择参加红色社团、43.88%选择参加社会实践、18.75%选择观看影视作品。在大学生心目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主阵地,还可以通过开放性讲座等多种途径实现。对于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而言,并不是要死守主阵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多途径实践中突出导引性。
学术场域是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里特殊的“场域”,开放性讲座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学术场域的认同。在高校这个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教师是各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学生是参与学问研究和被学问研究氛围感染的主体。无论哪个方面都影响和促进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和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放性的讲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也填满了丰富、多样、健康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载体也应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利、有效的平台。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以为学生广泛接受,我们需要注重实践导引,让学生在社会的课堂上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握社会现状、并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更大的课堂上更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体验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生成,更好地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性,加深对“中国模式”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