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替身”
2013-04-29张培林
张培林
铜元在中国作为银元的辅币,本应是一种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但它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却经历过“升值-贬值-消亡”的过程。特别是在1939年,一方面,由于各大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军火工业,大量收买铜钱,因此世界铜价上涨;另一方面,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为了抗日及内战,也大量搜集铜元,一些奸商囤积居奇,致使铜元在许多地区非常紧缺。当局虽铸新币代替,还是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临时代用币,最引人注目的是广西曾以印花、邮票代替铜元流通。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商品经济不甚发达,人们在交易中主要使用铜元。1939年初,铜元在该地区日渐紧缺,商品交易受阻。为了解决辅币奇缺的问题,同年6月21日,桂系省政府召开了第415次常会,省财政厅长黄蓟提议:“近来市面,因铜元来源断绝,零星找补至感困难,拟由政府明令以一、二分印花、邮票代替。”会议决议:“凡角以下之找补,得以一、二分印花、邮票代替铜元,收款人不得拒绝。”
6月底发出通令后,在广西境内流通领域引起混乱。为了便于使用,部分商民将印花、邮票粘贴在纸板等物品上,有的因票面污损而拒收,于是省政府又在7月发出财地字第5109号代电,煞有介事地解释关于使用印花、邮票可能引起污损等若干疑义和问题,提出六点具体意见:印花、邮票随时可用,人民收入时如尽先用去,自无污损之虞;印花、邮票非专供替代铜元使用,毋庸粘贴硬纸,以免妨碍其用途等等。
由于此政令不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商民怨声载道,不久民国政府发行了大面额镍币和“党徽布图”一、二分铜币,此项政令随即作废。广西省政府这一政令虽仅几个月的时间,却在商品经营活动中留下了不良的影响。由政府明令以印花、邮票代替辅币作为流通手段,实开印花、邮票充当货币之先河,也算古今中外货币史上的奇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