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地理模型提升高三备考的有效性

2013-04-29何善波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要素学科农业

何善波

【关键词】农业专题 地理模型 备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88-03

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愈发显现出“能力立意”的命题特色,更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虽然情境千变万化,但素材始终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答案也越来越具开放性。这种情况造成许多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上投入虽多,成绩却不理想,对地理学习日益失去自信,甚至形成“教材的地理知识无用”“地理课堂的学习无用”等错误的观念,阻碍了自身地理学科能力的提升,甚至影响了高考成绩。笔者在近年的高三地理备考教学过程中发现,地理建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学科基础知识网络,有效提升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从而提升备考的有效性。

一、地理模型的构建

从广义上说,任何涉及地理的语言、数字、符号、逻辑关系都能够用简化的形式固定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地理模型。其中,高中地理学科的地理模型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现象、人地关系与发展等。

(一)确定内容范围,梳理知识内在联系

教学内容的范围需要教师严格依据最新版本的考试大纲来界定,范围过大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范围过小则会降低备考的有效性。在广东卷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对“农业”这一要素涉及的考纲共有5条(见表一),分别出现人文地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及城乡规划(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三个模块。知识内容散见于不同的模块,意味着基础年级所学知识呈碎片化分布,割裂的知识会使学生在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容易出现地理思维偏差,解题难度增大,解决地理问题能力难以提升。

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碎片化知识连结成网,构建起地理知识网络体系,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知识与能力体系的一部分。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以简明扼要为最佳,利于学生掌握和迁移。例如,自然地理强调地理要素、地理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采用因果联系法教学为佳;人文地理强调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采用“是什么——在哪里——怎么办”区域分析法教学为佳,以此思路完成以下“农业”专题的知识体系构建(见表1和图1)。

(二)运用分形思想,分类构建,形成地理模型库

分形理论认为大自然由分形构成,其生成元、多维度等理论观点与地理学科的地理要素、区域多要素的综合性特征等学科思维相似,因此,可运用分形理论建立地理模型库并建立映射关系来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地理模型是对原型的思维分析与提炼,是对原型的抽象、简化,反映了原型的本质联系,原型与模型之间由此形成映射关系。学生通过对地理原型的学习来提炼出地理模型,同时,又可以利用构建成形的地理模型库对地理原型进行迁移与研究,对地理问题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提升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与地理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现象相关的地理模型——地理要素模型

这类模型包含深刻的因果联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客观本质数量庞大,内容繁多杂乱,要素多且隐晦,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对于难懂的要素关系,可采用示意图、逻辑关联图等直观方法突破,并运用地理术语就图说理,进行图文转换;对于数量多,可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的思维方法构建条块知识体系来突破。例如,“农业生产特征”这一地理模型包含了生产结构、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生产水平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在“农业”单元的第一节先展示了“农业区位”模型,解决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农业生产特征”的“为什么”,但接下来并未明确给出“农业生产特征”的地理模型,学生需要在整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自主探究获得,难度非常大。此时教师可用如下示意图(如图2)简洁明了地将这一模型阐释清楚,解决“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便能顺理成章地掌握“农业生产特征”——“是什么”,而且还能迁移强化对“农业区位因素”——“为什么”。

2.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地理模型——人地关系模型

这类地理模型主要反映“区域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前者决定后者的价值取向,后者影响前者的演化规律,二者的关系反映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类地理模型的核心在于“人类活动”的选择,如果这种选择是符合“区域地理要素”特征的,就能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如果不符合,则造成人地关系不和谐,需要进行再选择,直到和谐。人地关系模型的构建思维如图3所示,区域问题的特点在于要素多,为表现其综合性特征,应采用分形理论的映射来构建人地关系模型。区域内的每一个地理要素都可能影响人类活动,区域地理要素是处理人地关系模型的底层要素,人类活动的方式选择是顶层要素。运用分形理论进行映射,有利于学生通过训练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从而形成对人地关系模型这一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案例1:农业地域类型模型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分析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以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为代表的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和以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并按照要素对比归类,构建不同区域条件下的不同农业地域类型模型(如图4)。通过映射,学生能将地理要素分析与地理模型构建联系,在探索中不断完成建模。经过训练,学生在复杂情境下也能将地理问题进行有序分解,对地理问题进行简化处理,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案例2:农业生态问题对策模型

对区位选择和农业布局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避免因农业的自然灾害和生产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在解题中需同时兼顾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即形成一个具体农业地域带——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教师需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方式、强度以及生产要素的改变对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如何避免农业生产效益下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如图5,以水、土壤、地形、化肥、农药等要素为线索建立联系,构建出农业生态问题对策模型。

二、地理模型的使用

地理模型构建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建模与用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能迁移、演绎、运用地理模型,从而强化地理思维与培养地理学科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反复创设能够运用地理模型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在不同情境下对地理模型的灵活运用逐步掌握模型的使用方法、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解决方法,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改、补充、整理、反思或重建更合理的地理模型,将促使学生学科能力提升,学科思维不断成熟。

案例1:(2011福建文综)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分析】从区位选择过程来分析,题目给出的地理模型是“坡地种植业生产”,要求是评价对土壤肥力和地形坡度自然要素的改造(如图6)。

【答案】(1)C;(2)B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知,地理模型的使用是对思维分析过程的强化,学生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运用,学科基础知识、问题分析能力与学科思维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高三地理备考教学中,强化学生对地理要素的分析,进而加强模型构建的能力,能有效地将碎片化的知识连成有机整体,促进学生锻炼地理学科思维,在杂乱无章的要素中抓住有效信息,有序编排,提升复杂情境下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实现高效解题。(责编 陈 蓉)

猜你喜欢

要素学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学科新书导览】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