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初探
2013-04-29冯海军
冯海军
体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活动。它可以促进全身各部位肌肉、骨骼以及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人体的知觉、运动感、应变能力、创造力以及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聋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食其力的人,体育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视。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教给聋生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正确引导聋生探求体态美,提高表现美的能力,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体育素质。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有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有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品德教育,教师应将这些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寓于生动的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聋生。在体育教学中,我经常组织聋生开展讨论,适当地引导,让聋生能够分辨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如游戏《乌龟与兔子赛跑》,在掌握相应体育知识的基础上,我组织聋生讨论:为什么最后乌龟胜利而兔子失败呢?通过讨论有些聋生认为是因为乌龟不怕苦不怕累。经我点拨引导后,聋生对乌龟和小兔子的最终评价是乌龟做事有恒心,不怕苦和累,所以取得了胜利;小兔子骄傲自满,所以遭遇到失败。
二、提高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聋生身有残疾,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但并不意味着他人可以干预甚至替代聋生选择兴趣爱好、生存目标和发展方向。教师应尊重聋生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好导向工作,使每一个聋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更深地了解自我,把握发展方向,体会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让聋生懂得,作为聋哑人,不仅要掌握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利用演示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游戏“投降落伞包”,聋生看到降落伞包五颜六色,非常好看,就都想亲自动手演示一下,教师应满足他们的愿望。聋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让聋生参与演示活动,这样不仅能使他们的兴趣高涨,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2.加强基本功练习,掌握运动技能。每节课的准备活动环节我都让聋生进行基本功练习,把身体的各个关节活动开,避免运动中受损伤,掌握所学动作的技术要领,为聋生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聋生的健康人格
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起、情绪、意志、自立等)。而聋生中存在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聋生消除这些不良心理,引导其向良好的方面转化。
1.增强聋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我经常给聋生介绍一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残疾人,以此增强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聋生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增强聋生的意志品质。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培养聋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在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意志力,还应教给聋生探求问题的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克服困难、战胜阻力。
3.培养聋生正确的成功观念。体育教学中,聋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表现得比较明显,教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成功观念。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能否超越,一目了然,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却因人而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与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却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引导聋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聋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也可以通过聋生体育实践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促进聋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聋生的想象力,而且有利于聋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教学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对聋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夯实聋生的体育基础知识,激发聋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聋生的创造才能,还能培养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