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儿”绽放的军营父女
2013-04-29郑婷
郑婷
“你家的花儿哟开在岸边河畔畔,我家花儿哟长在尕妹心里边。你家的花儿哟花香不过十步远,我家的花儿哟插翅飞上白云端,插翅飞上白云端。我家的花儿美,我家的花儿甜,它是回族姑娘一支歌,送给你心中,永远的祝愿。……”凭着一曲轻快活泼、甜美动听的《我家的花儿》和魅力十足的演唱,兰天于2013年5月22日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举办的《争奇斗艳——2013蒙藏维回朝彝壮冠军歌手争霸赛》,决赛中夺得回族“冠军歌手”,获得了回族歌王的荣誉称号。这个有着南方女孩的柔美,西北女孩的豪爽,更有一副令人羡慕的好嗓子的兰州女孩兰天,在爱与责任的驱使之下,和自己的父亲,原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兰仲杰少将一起,用心创作着具有生命力的花儿作品,延续着回族花儿的文化精髓,让花儿永远地传唱下去。
让“花儿”更加艳丽
对兰天这个姑娘其实是不陌生的。她出身军人世家,自幼与绿色结缘,是总政歌舞团著名的独唱演员,还是“2008中国绿色宝贝”的获得者。前段时间,她活跃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担任大型谍战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女主角何兰芬,不少人还沉浸在她可圈可点的歌声演技之中。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独具风格的民歌,又称“少年”或“野曲”,在汉族、回族、土族、藏族、蒙族等9个民族中广为流传,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其词曲丰富、内容包罗万象而被誉为“西北之魂”、“活着的诗经”,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花儿常以花儿会的形式流传,仅青海花儿会大小就有30多个,大都在农历二月二到九月九举行。花儿会是集花儿演唱会、文化交融、商贸交流于一体的集会,是当地民众“诗与歌的狂欢节”。比较有影响的有青海互助县丹麻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甘肃康乐宾县莲花山花儿会。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花儿艺术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道伊始,兰天也和许多从事音乐道路的追梦人一样寻找着自己的定位。早在2006年,她便以单曲《故乡》荣获全国金唱片奖的新人奖。然而随着学业的不断深入和歌唱事业的不断发展,身为回族姑娘的兰天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艺术也蕴藏着深厚的宝藏。于是兰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回到回族音乐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中来。自己的全新专辑《花儿新唱》也在紧张的筹备中,蓄势待发。
花儿传唱能使心与心沟通,情与情共呜,人与人亲热,族与族融合。“保护花儿”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我们必须知道,从来就不存在绝对原汁原味、不发生变化的花儿。近些年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原生态的花儿已出现日渐淡化的趋势,当今青年人更喜欢流行风格和创新的花儿。藏族歌曲,维族歌曲、蒙族歌曲,以及云南、贵州的民歌等,都在不断创新,出了大量易于传唱的好作品,但花儿方面的作品却很少。兰天来自西部花儿的故乡,又是个少数民族姑娘,是在黄河边上听着花儿长大的。她觉得她有责任传唱回族音乐,她说:“既然花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应该珍惜和弘扬它。”
兰天认为当前回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创新,给它以时代的气息。这次演唱的7首歌曲全是新创作的和新改编的花儿作品,兰天把它叫做“花儿新唱”,这些作品全是孟勇和石顺义老师年初以来为她创作改编的。为创作花儿作品,他们研究了青海出的《花儿大典》、宁夏出的《花儿飞四方》,以及甘肃流传的花儿资料。谈到这里,兰天感慨万千,“我非常感谢孟勇和石顺义老师为我的专辑花费的大量心血。这次我的‘花儿新唱只是尝试,难免不足。今后,我会不懈地努力,唱更多创新的回族作品。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节目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为我录制了回族音乐专场。”
是父亲也是长官
民间歌手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是花儿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制定保护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定位的核心。“回族音乐具有如此丰富的养料,我作为一名回族歌手,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挖掘,把这些音乐财富都保留下来、传承下去。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这是一份很重很重的责任。”兰天诚恳地说道。
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兰天从小就乖巧伶俐、勤奋善学,然而在众人眼中,这样一颗掌上明珠一点也不娇生惯养。她坚定、勇敢、有自己的想法,更敢于不畏艰难地证明自己的实力。兰天告诉记者:“和别人家的女孩子不一样,我有个军人老爸,所以各方面的要求都特别严格。在家里,他也像要求战士一样要求我。从起床时间,到待人接物,性格操守,无一不是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培养而成的。以前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家里对我要求这么严,现在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我的家庭,是这样的家庭教育为我奠定了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也培养了我许多良好
习惯。”
原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兰仲杰少将曾带领著名曲作家孟勇、“花儿”歌唱家苏平等人对“花儿”艺术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多次表示,“花儿”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要与时俱进,扩大普及面,学习先进科学的唱法,提高艺术质量,培养“花儿”代表性人物;要从推动“花儿”文化大发展的视野,进一步关注“花儿”的传承和发展,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围绕“花儿”这一特色文化资源,通过挖掘整理,推陈出新,逐步将其打造成为特色文化品牌,使之在全国有更大的影响。
谈到自己的父亲兰仲杰,兰天的话语间充满了敬重和爱。“父亲对西部、对高原怀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里,他播种过希望,付出过艰辛,撒下过汗水,收获过成功。这里是他工作生活的地方,是他成长进步的地方,也是他一生也无法割舍的地方。所以,在传承花儿艺术这方面,父亲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支持。”
花儿的传承新唱
每个梦想的第一步总是颇为艰辛。最初的时候,一方面,兰天不断地搜集花儿文化的各类资料,不断探索花儿歌曲的新唱法;另一方面,她还不断寻找机会,希冀汇聚更多的力量。 仅凭一己之力,挫折不断。然而,在一次颇有渊源的际遇之后,一切陡然变得明朗起来。
2011年,兰天在北京教育台为春节联欢晚会录像,结识了担任晚会音乐总监的孟勇。“我当时特别激动,一看,真的就是孟勇老师!” 早在军艺读大学的兰天就已经是孟勇老师的忠实粉丝,她非常喜欢孟老师的一些作品。但凡遇到考试、比赛,兰天一开嗓就是孟勇老师的歌。
十年之后,见到孟勇老师,兰天感到眼前一亮,梦想近在咫尺。她很直率地和孟勇谈了她自己心中复兴回族花儿的愿望,沉醉于民族歌曲的孟勇老师颇感兴趣。彼时,孟勇和石顺义刚从西北采风回来不久,他俩对花儿的文化背景非常了解,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于是,他们决定先改编一首歌曲,这便有了《尕妹妹的山丹花儿开》的试水,在获得热烈反响之后,“花儿新唱”的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
谈起这一段际遇,兰天颇有感触,是机遇也是缘分!她说:“特别特别感激两位老师为花儿、为新专辑花费的大量心血,想起点点滴滴就忍不住感动。我想我只能用更多更多的努力去演绎更优秀、更完美的花儿,来回报你们倾注的爱。
兰天的坚定、执着和实干,注定了她将有所作为。功夫不负有心人,兰天的新专辑《花儿新唱》终于新鲜出炉。然而有趣的是,这张专辑尚待发行,周围已经是一片好评。在录完《我家的花儿》和《雪白的鸽子空虚里飞》的MV不久,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就打来电话,栏目组对兰天的“花儿新唱”特别感兴趣,希望她做客《民歌中国》节目,并邀请兰天录制她的回族音乐专场。
花儿新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如何把握原生态花儿与时尚音乐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朗朗上口而不失民族韵味;如何锻造、发掘花儿歌曲的新风格等等这些课题都对创作者和演唱者提出了挑战。
兰天,这位有着蓝天般纯净嗓音的女孩,从来不浮躁,努力学习,用心歌唱。这种简单和朴实,往往能对音乐有最透彻的领悟。她不仅对歌剧抱有一份激情,更是醉心于花儿作品的演绎,并以她独特的方式和力量,为回族花儿做出了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