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镇康一中“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

2013-04-29李金梅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探究性交流情境

李金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37-02

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标准里明确的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因而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础。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就会产生疑惑,有了疑惑不能独自解决,于是就有了交流合作的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切磋学问、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合作与交流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探究质疑问难,深入分析研究,因此探究学习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课程改革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经过镇康县一中全体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 “三·五·五”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全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内涵

“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和巩固提升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以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动脑为核心,进而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互动因素,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强调交流提问、变式探讨等教学环节,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知。

“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三”是指三维目标: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第一个“五”是指坚持五个贯穿始终: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文化育人贯穿始终、探究体验贯穿始终、展示交流贯穿始终、习惯养成贯穿始终;第二个“五”是指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巩固提升。

二、实施的意义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只有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才能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合作交流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发挥群体优势,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善,小组的学习形式得到强化,学生间互动交流的频率更高,因而研究的气氛更强烈。

探究性学习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求知。探究性学习是突出学生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提高素质,强化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有效地连接课内外阅读的学习,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由课内外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展现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合作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的学习。

三、遵循的原则

“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遵循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自我监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有意识地为自己更好的学习寻找各种策略。

四、实施过程

(一)自主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启动阶段。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实施“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前提。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

(二)交流探究,引导学生探索,自发交流提问——联动阶段。

这是实施“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铺设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验,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操作时要注意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对探索过程中的不同见解、疑难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能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要注意对学生的讨论及时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因势利导地调控讨论进程。

(三) 成果展示——能动阶段。

各小组在讨论结束后,根据教师所分配任务小组进行展示、讲解、分析。展示要顾及到大部分学生,不能以优等生为主。同时,也不能形成优等生讲解,潜能生听讲的情况。为对所展示内容进行进一步强化,其余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疑难问题提问,展示小组不能解答的,其余小组也可以相互之间帮助解答,这样就对所展示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

(四)教师答疑点拨,适时强化拓展。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通过教师当场答疑,将所解决问题中失败的思路暴露出来,让学生从中领悟成功之路,看到思维的全过程,并启发他们联系讨论的内容及思想方法,做出适当的引申与拓展。

(五)巩固提升,自我体验归纳——创新阶段。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为此,教师应精选例题与习题,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展开变式训练,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形式,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新情境下的问题,真正体现“学中用,用中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以“互动”作为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以“互动—探究”作为思维活动的基本方式,把教学内容的展开程序、师生心理的活动程序、教学方法的运用程序有机整合,它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探究性交流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