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
2013-04-29陈玲玲
陈玲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3-02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而语文教师,作为运用和传授语言之人,更是一张嘴,就“被”人看出厚薄文野。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策略的实施如同教学上的“跷跷板”一样,常常让老师们觉得顾此失彼,难以找准两者的“支点”,使其平衡稳妥。
如果要对两者的关系做一番追本溯源的探讨,一言以蔽之,即: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笔者认为,若要求得两者的平衡,务必踩在“点”上。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过:“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显示语文教师‘功力的活儿”;“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是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1]
钱老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旨在提醒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教会学生之前,一方面要自己先“胸中有丘壑”,对文本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体会。另一方面,同时也是钱老更为重视的一方面,即“教到点子上”。然而,放眼教学的原野,尽管“文本解读”百花齐放:深刻解读、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创新解读……,我们不可否认教师们为追求强有力的“文本解读”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但我们不禁反思:教师的文本解读纵然五彩缤纷,但如果没有踩在一个关键“点”上,真的能保证阅读课堂的教学有效吗?这不是有一轮的顾此失彼吗?我们似乎更应该在领会文本之原始意蕴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和文本特点,踩住一个关键“点”,以此为圆心,设计两三个带有阶梯性而又直指目标的简明環节以达成教学目标。任何一个文本都是点面结合的:“繁”在“面”上,“简”在“点”上。因“繁”而显其血肉之丰满,因“简”而见其精神之深刻。文本解读的目的必然是教师引领学生披沙拣金,最终学会庖丁解牛般的阅读方法,练就洞若观火的眼力。
一、单元用“点”分,疏而不漏
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而且课文类型基本相同。同类课文势必有颇多相同的思想点、情感点、能力点和知识点。如果采用传统的单篇教学,篇篇精讲,不仅容易重复累赘,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内容上会因繁重而加重师生的负担,毕竟“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成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单元的教学要点,再结合每篇文本的特点,将单元要点摊派到每篇文本的教学目标上,从而使得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都是独特的、具体的,并不求全的;而每个单元,甚至每一册的教学目标又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目标“网络”。
以七年级上的小说单元为例,本单元有四篇课文《空城计》、《美猴王》、《勇气》、《心声》,或节选或独立成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小说”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似懂非懂。因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1.把握小说这一文体(人物、情节、环境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2.了解情节和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了解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乍一看来,这些目标杂糅而沉重,但如果将这些目标作合理的分割,让每篇课文承担相应的目标,则清晰明快得多:《勇气》以情节取胜,便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曲折的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空城计》胜在环境描写,便引导学生“通过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美猴王》人物形象尤为突出,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而《心声》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经学会的小说阅读的方法,自行阅读,教师稍作点拨,重点放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这样一来,原本沉重繁多的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时的讲解中,便轻松灵动了许多,也真正让学生“一课一得”,积少成多。
可见,教学目标的合理分派,使得课堂教学疏落有致而又相互勾连,而教学步骤也随之从容洒脱又不失丰满细腻了,从而“可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
二、文本踩“点”讲,四两拨千斤
面对蔚为壮观的文本解读之象,我们其实心知肚明:教师要做的,绝不是“越位”地将自己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填塞给学生或是“失位”地偏离文本的本意,而是在准确把握文本原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以拎出文章的主线,通过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阐述和探究,将学生带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去,引其思考,从而达到对文本深入探究的目的。就像苏格拉底说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火焰,教师就是通过讲授让“火焰”们学会思考,燃烧出智慧的火花。
因而,如何踩住文本的“点”以引发有效的阅读教学,便成了教学设计中既首当其冲又贯穿始终的问题。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找准文本的切入点:
1.抓住文章的“文眼”来设计问题,如教学《美猴王》时,考虑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美猴王“因美而王”的故事,便围绕着美猴王之“美”提携全篇:美猴王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美”的地方与为“王”有何关联?
2.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好奇心大作文章。如教学《桥梁远景图》时,紧扣住科学设想类文章来设计问题:如果让你对我们现在的桥梁进行改进,你会如何设计呢?
3.抓住文章的线索来设计问题。如教学《勇气》时,考虑到小说通过出人意料的情节来刻画人物之“勇”,便设计问题:本文最让你意外的是哪个情节?主人公的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4.抓住主要事物来设计问题。如教学《风筝》时,紧扣住“风筝”问:你心中的“风筝”意味着什么?作者对“风筝”的态度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
总之,文本之象纷繁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本再长也必有一条主线,抓住了纲领也就抓住了中心,也就踩住了文本解读的要点。因此,只要就着目标,踩住“点”,就能简约而不简单地撬动文本,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
参考文献:
[1]闫学《从问题有效设置的角度重新审视阅读中文本的解读》,《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3期
[2]吕华丽《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3]史绍典《文本解读:问题与策略》,《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