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尚方规矩纹青铜镜赏析
2013-04-29冯建华
冯建华
现藏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的汉代尚方规矩纹青铜镜,是本文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在本州境内的临潭县新城镇(当时为扁都乡)一农民家中征集的。
此镜质地为青铜,直径13.8厘米,厚0.4厘米,重400克。半圆形钮,正方形钮座,上饰对称的四只蝙蝠,运用浅浮雕的技法处理与方矩组成钮座,方矩的四边各向外伸出规矩文“T”字形纹饰,“T”字两侧有互相对应的四组柿蒂乳钉,共八个。与“T”字相对应的是规矩纹“L”字形纹饰,方矩四角与规矩纹“V”字形纹饰相对,这样由规矩纹“T、L、V”将镜的内区划分为八个等分,并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羽人、避邪、吉羊、鹌鹑”等神禽珍鸟各置其中,组成主题图案。
外区双线环带内有镜铭文三十九字,为汉简体,铭文为:“尚方作竟(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避)不羊(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宜侯王兮”。铭文外环绕一周短线形纹,边饰是三组同心圆,为锯齿纹、云水波纹、锯齿纹各一圈。
镜分两面一阴一阳,背面为阴,正面为阳,阳面照形整容,阴面寄情、纳意、凝志、托望。半圆形钮恰似太极,钮的两系正是太极生出的两翼。整体纹饰构图共设九层或九圈,取天有九重九霄,地有九洲九派之意。第一圈无纹饰,意为大地;第二圈锯齿纹意为小草;第三圈为水波纹是江、河、湖、海之意;第四圈又是锯齿纹寓意山川;第五圈短线纹意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具有生命的动物及人类;第六圈是铭文,寄托作者的祝愿;第七圈为乳钉鸟兽纹表达了作者的追求;第八圈为方城,流露出对祝愿者的环境愿望;第九圈是浮雕蝙蝠,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常以“蝠”当做谐音“福”运用,道家也将蝙蝠视作驱煞避邪的“符”的象征,传递出作者的信仰。
铜镜是中华民族青铜器中独具体系的梳妆器和工艺品,它不仅可以照容、正衣冠,更是研究我国古代冶炼技术、图案装饰、宗教艺术、民间传说的实物资料。
铜镜早在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它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发展,汉代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尚方规矩纹镜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该镜镜面微凸,色泽青白,光洁度高,器形浑厚凝重,铸造工艺缜密精湛,纹理清晰可辨,所刻画动物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瑞兽奔跑、珍禽飞翔时的强烈动感。
通观该镜整体纹饰,它内涵极其丰富,主体突出,既有儒家追求孝道、子孙满堂、向往王侯的入世思想,也有道家富贵长寿、永保安康的追求,更有五行阴阳家所崇尚的相生相克顺其自然的哲学理念。然而,最为核心最为突出的思想还是追求平安、康泰,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祈求和向往。纹饰图案以及铭文中所采用的文字、物象、谐音、故事、用典等,巧夺天工的构图、造型、雕塑,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亲友在惜别自己最心爱的人或女儿出嫁,或是爱子远行时送上一镜,所有的思念,所有的祝愿,无不刻满在这一面小小的铜镜上。
总体来讲,此镜镜体圆润厚重,纹饰精美奢华,恢弘大气,铭文成熟庄重,以其优美的造型、巧妙的构思向世人展示着汉代的丰饶,折射出大汉帝国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底蕴。1997年被甘肃省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