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相击,水火相生
2013-04-29张利民
张利民
一、 文本细读,发现矛盾
1. 是船长,而不是哈尔威。不止一次听《船长》一课。不少教师注重了船长的名字——哈尔威,忽视了这个人的身份和职责,忽视了西方倡导的人文精神,而把这样的材料读成了“舍己为人”,习惯性地标签取人。其实,该文最后一句话是核心所在:“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课文前面还多处提到了“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这些语句都表明,作为一名船长该出现在哪里,該做些什么。他不是轮机长,不是水手。从他成为船长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职责所在——你们未得救,我岂敢离开?船既已不在,我又怎独存?生与死之间,沉下的同时,必然升起一个伟大的灵魂。
2. 从一个人看一支队伍。《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一开始出现的那支队伍饥寒交迫,到了最后却成了滚滚铁流,是怎样的力量促成了这样的转变?我在教学中回答这一点:三次命令融真情,同甘共苦铸铁流。如此这般的矛盾点,我们在文本细读时,还能发现多处。
二、 顺水推舟,利用矛盾
1. “累”还是“不累”。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阅读中,我们发现了一处可以称之为“矛盾”的语言,从而有了下面的阅读思考和交流。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我”的言下之意?显而易见,觉得老人应该是累的,因为如今游客多;“您老”年纪大;山峰又过陡;游客喘如牛……不少学生也认同这样的看法。但另一部分学生却认为“不累”,因为老人自己说不累;老人几十年习惯了;老人尽管年纪大,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这里环境好,景色美,生活有规律……于是,到底累不累,真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换了“我”这样的人,肯定累,但因为现在的角色是老人,所以,他说“不累”,我们也能理解。归根结底,累不累,主要不在于工作条件,而在于工作者的心态。
在此基础上,正好设计多层朗读、对话,问:“ ,您老工作挺累吧?”接:“不累,不累……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细心的同学还是发现了,这样的生活其实也不乏“枯燥”“寂寞”“艰苦”……工作不算轻松,生活也不多彩。而老人情有独钟,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这是一种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所以,“我”认为的累也罢,老人自己不以为累也罢,最后都在他们的30年之约和老人的朗声大笑中,成为了我们的美好记忆。有时候,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矛盾点,就能够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2. “不遇”中有“遇”。贾岛一路寻访隐者,遇还是不遇?似乎是二选一。一阵热议后,大家认为,虽然面没有见着,但隐者的印象已经渐渐清晰起来,至少在心里是遇着了;再说,眼前是疏疏朗朗的松林,高耸的青山,缭绕的白云,这样的景致更是不遇中的不期而遇,并很自然地引发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也正因此,我们从这首浅显的古诗中,寻到了一种境界。在《推敲》一课中,贾岛又一次“寻隐者不遇”,“不遇”中依然有“遇”。“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李凝的隐居所在,人迹罕至,环境幽静。贾岛一路“摸”来,算得上辛苦,却未见到主人。难得他依然即兴《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可见,贾岛追求的是“寻”的过程,并能“兴”从中来。更可喜的是,在归途中,得遇韩愈,“苦吟”的诗人终于成就一番“推敲”佳话。
三、 无心插柳,生成矛盾
1. “一枝”和“满园”。在学《游园不值》时,学生突问:“为什么是一枝,而非‘两枝‘三枝,甚至‘多枝?”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学生说:“两枝、三枝”就没有了韵味。”那为什么可以“两个黄鹂鸣翠柳”和“竹外桃花三两枝”?为什么还有“千朵万朵压枝低”?中国古代诗人在数字的运用上常常是匠心独运的。究其原因,还得与“满园”相对,一多一少,从“一枝”到“满园”,更有想象空间,更符合含蓄、隽永的诗意。
2.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杨红樱的文章也节选到了我们的课本中——《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堂教学快结束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你愿意把这样的一本书传给下一代吗?如果愿意,你还得写下赠言。写着写着,女孩子们有意见了:“课文的题目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话一出口,几番辩论,教室里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看看火候差不多,教师连忙调停:“所以,老师觉得,大家还是去读一读原著,根据自己的感觉,给课文起个题目吧。”教师就在黑板上擦去了“男孩子必读”,改成了“一本 的书”。这样的机遇如电光火石,却是弥足珍贵。
(作者单位:苏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