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笙曲演奏中的复调艺术

2013-04-29张坤宁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声部手法旋律

张坤宁

摘 要:笙的复调艺术是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它充分的利用了笙所特有的金石音色和演奏技巧,吹奏出灵动的线条,创造了笙曲中独特的、唯美的东方色彩和现代情趣。

关键词:笙曲演奏

中图分类号:J63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09-001

笙的历史悠久,造型别致,发音独特,表现力丰富,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笙的演奏技巧更是异彩纷呈:有似凤凰展翅般的呼舌(有的也叫喉舌)、如碎玉叮咚的历音、像骏马奔腾的三吐以及花舌、颤指、打指、滑音、呼打等二十余种。而用笙吹奏的复调,则更是千变万化,美不胜收。

随着笙的不断改良和完善,音域扩大了、音键增加了、簧片的灵敏度也提高了。加上演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复调技巧也随之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使笙这件和声乐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纵观目前笙的独奏曲中形形色色的复调手法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在笙的常用传统技巧——“打指”中发展而成的节奏性复调

乐曲进行中,用一个或者数个与旋律调性相吻合的音,有节奏的反复出现的同时,将传统的单一“打指”变为简化的旋律与上方节奏相呼应,使曲调具有弹性、富于变化。这种单节奏型的复调,在以往的乐曲中使用较多。

二、在传统元素与现代韵味中寻找最自然地融合方式,创作出笙曲的新经典

优美的旋律在不变的快速音型中流动,两个声部的交叠,把景色与天鹅形成对比,静与动、虚与实、浓与淡,色彩和谐,布局新颖,好似天鹅时而在天空飞翔,时而在水中嬉戏。且有一顽固高音[ⅰ]贯穿始终,形成三部同行。曲调之美,晶莹剔透。

三、从民歌中汲取养料,借鉴到笙的演奏中

我国的传统民间乐曲,有许多是从民歌、小调中发展而来的。例如广西民歌在两个声部结合时,常以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以及大六度的形式出现,构成上下两部支声复调,相互交织。《玫瑰花开》一曲中,用丝丝入扣的二声部,重叠相接,承上启下,浑然一体,特别显得丰富多彩。

四、将戏曲伴奏和民间音乐中的手法,加以继承和发展

《春晓》一曲中的复调是采用戏曲和民间音乐中的“上连下带”、“繁简交错”、“高低穿插”等手法变化而来的。从这段音乐里,不仅能够感受到民间音乐中的“鱼咬尾”的手法,还有着西洋音乐的模进的意味。通过两个声部的互相渗透,寻求色彩的层次变化,渲染了变幻多姿的春天气息。

五、把笙的独特技巧作连绵不绝的展示,再将旋律置于其中

许多优秀的笙演奏家、作曲家们一直在为扩大笙的表现力而不懈的探索着,他们熔古烁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力求使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意识,同时又有着笙特有的个性的作品。

《挂红灯》一曲是在欢快的曲调里,用前八后十六节奏组成的小乐句,贯穿其中,它是旋律衍化,也是节奏的回旋,造成一种放射状的扩张感,既富有地方特色和热烈场面,又使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从而张扬了笙的个性,创新了笙曲中的演奏技法。

从以上所举的范例来看,中国当代的作曲家和笙演奏家们,既对西方音乐进行了选择性的借鉴,又对我们民族音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可以说,笙的复调艺术是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换言之,它就是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这两个坐标上发展起来的。它充分的利用了笙所特有的金石音色和演奏技巧,吹奏出灵动的线条,创造了笙曲中独特的、唯美的东方色彩和现代情趣。我们有理由相信,笙这个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古老的和声乐器,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扬光大的。

猜你喜欢

声部手法旋律
春天的旋律
层递手法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七步洗手法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7月,盛夏的旋律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