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灾后经济重建的科技政策研究

2013-04-29姚晓彬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太阳能日本

姚晓彬

摘 要:日本特大地震过去三年了,最近日本经济有复苏的迹象。期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CRDS),又相继出台了一份战略报告,该报告主要从科学技术角度,为灾后重建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对策。由于日本在全球科技强国的地位,这次特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和企业以及民间,如何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地震灾后;经济重建;科技政策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14-02

一、特大地震对科技与经济的影响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级的特大地震,是日本有记载以来最大级别的地震,遇难人数1546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此次大地震使正处于经济复苏的日本遭受巨大冲击,位于东北三县的汽车业巨头丰田、本田和日产分公司已经停产,索尼、尼康、佳能等众多电子巨擘也关闭了生产车间,日本进出口贸易停滞,日元大幅升值,这一切使这场天灾迅速升级为全球性事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3.11”特大地震使东北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也同样受到了重创。

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11年5月2日的“东北特大地震被害情况”通报中,已查明文部科学省所属的76所国立大学、18所研究机构的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仅如此,部分机构的研发活动也受到影响,其中一些外国专家和科研人员有的在震后很快离开了日本,所引发的核泄漏核辐射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外国科研人员心存担忧,使这些地区的研发力量承受巨大的人才流失现象。另外,由于电力缺乏,日本举国上下进入了节电节能的生活状态,而一些大型研究机构的大型设备和装置的研究试剂材料,需要低温或恒温保存,难免受到影响。

为了应对上述危机,日本政府开始实施针对研发机构和科人员的支援政策,提供共享设备信息,分批分地保管研究试剂与材料。日本的临海试验所和水产试验所不仅为受灾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人员提供住宿设施,还提供研究室的设备、实验器械等供受灾地科研人员使用。为了尽早恢复灾区的研究机构功能,从降低研发成本、节省能源等因素出发对研发项目进行重新排序。在对研发机构的重建过程中,不仅考虑到灾后恢复问题,还要考虑从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研究领域,建立专业的组织结构、跨越国界的研究体系。在受灾严重的东北大学正在酝酿成立“灾害复兴新生研究机构”,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鼓励成立这样研究机构的同时,更加期待其相关研究成果的问世。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CRDS)调查报告认为,灾后重建与复兴,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合重建,融合创新,强调特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复旧”,应该结合日本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全球灾害增加、经济增长等进行组合融会,这样的重建是科学的长期的。第二,发挥灾区强项,使灾区成为重建的主体,灾后的复兴会因地而异,科学缜密地对灾区进行调查、预测、分析,在极大地发挥各地的优势基础上开展灾后重建。第三,灾后重建中,防止日本经济的再度滑坡,在灾后重建与复兴中,日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科学地分配、调度以及指挥,是顺利复兴的保障。由于大地震所引发的

海啸、核泄漏等危机,一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有撤离日本的迹象,日本正在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第四,重视全球的眼光。这次历史上未曾有的灾害,给世界打上了 “日本灾害频繁、乃非安全国度”的印象,日本政府提出要抓紧研究,提高日本安全度,及早恢复到日本灾前的吸引国际社会人流的状况。

就在地震发生前几周,日本政府国土审议会发布的一份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日本东北圈(东北六县+新泻县)的人口数为1168万,预计2050年将要减少为727万人,届时,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重将从现在的25.9% 上升到44.6%。因此有学者认为:日本即使不发生“3.11”特大地震,东北圈也将进入“过疏化、老龄化”时代。而特大地震的发生必将加速东北圈“过速化、老龄化”的进程。由于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善满足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等因素,在避难的移民中,再加上很多人考虑到就业、子女教育等因素而不再返回故里的大有人在。

二、主要科技政策

由地震引发的福岛核发电站的核泄漏、核辐射引发了世界各国核发电站的安全问题。也对日本的能源结构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灾后日本有关部门和学者认为,应该首先隔断福岛核电站的污染扩散,并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共同协助全面检查核电站事故原因,对其他仍在运行的核电站进行全面检查,强化世界各国核电站建设安全系数。其次,为解决近期日本关东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电力供应短缺问题,在今夏到冬天的用电高峰时期,如何保障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是当前的燃眉之急。日本中长期的能源战略,一方面要开拓更多的世界能源市场,保障安定的能源供应渠道,进而确保经济发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CRDS)针对具体的能源战略提出三项基本策略:

第一,日本采取什么样的能源战略是关乎到日本今后生死存亡的大事,应该让国民参与,进行充分的讨论和选择。在展开讨论和选择之前,日本科学技术协会已经开始了科研先行等相关研究,首先条件论证、提供精准的技术情报分析数据,拿出调查结果和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科学决策和路径选择的判断。

日本特大地震灾后,目前日本一些石油公司开始转行生产太阳能电池,跨入高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其中日本公司Solar Frontier KK在日本南部生产太阳能电池面板的新厂将于7月全面运营,而Solar Frontier KK的母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石油企业之一日本昭和壳牌石油。昭和壳牌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是针对日本石油需求下降所进行的经营策略的调整,同时鉴于日本经济低迷、人口老龄化、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以及政府推动清洁能源发电等因素,日本对石油需求的下降趋势预计将会持续。Solar Frontier首席执行长口田繁明表示尽管其炼油业务的利润仍保持增长,但如果目前不能把握发展太阳能产业的机会,则将失去进入该行业的契机。昭和壳牌的炼油能力目前约占日本总炼油能力的12%,该公司计划到明年将其产量削减20%左右。昭和壳牌表示受益于可年产900兆瓦光伏电池的宫崎县新厂,预计其太阳能业务明年将扭亏为盈。同时昭和壳牌预计到2014年太阳能业务的收益将占其公司总收益的50%,税前利润将达到500亿日圆。

第二,日本提出了中长期能源研发的五大重点领域,并从当前、2020年和2050年三个时期规划了这些技术研发的路线图。首先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提出2020年达到欧盟同等的减排目标,到2050年比现在削减60-80%,并实现完全领先于世界的低碳社会,实现低碳技术研发目标的第一步。其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要减少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依赖,同时加快对二氧化碳储存技术的研发,再次,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加快低成本、高效率化(能源收入与支出比Energy Profit Ratio)生物能源的研发,尽早推向市场。最后,此次大地震对核电站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计划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亿兆级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发电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为了普及民用设施,将导入新的电费制度并且对每个太阳能发电的家庭基于补贴。并且推进家电的能源结构革新以及对民用住宅和办公大楼的能源技术改造。

第三,发挥“官产学”合作研发体系优势,建立灾后重建新模式。除了政策上对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为了更好的整合政府和民间的资源,推进跨行业和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以及加速研发成果的推广和普及,日本更加强化了以政府主导的“官产学”相结合的研发体系。2011年5月,为加快大学和产业界之间有关技术成果的转化,政府设立了“竞争型研发资金”,对大学和企业或与地方政府联合的研发活动,给予资金资助。于此同时,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也促进了日本低碳技术的研发。松下公司2008年兼并三洋电机,依靠自身在家电方面的全球领先技术,加上三洋电机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优势,形成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电池开发以及节能家电的新的产业链。

三、经验与启示

日本灾后重建白皮书明确提出打造以“人才、品牌、专利、新技术”等无形资产为主的“软实力大国”的目标。加大对上述人才、品牌、专利、新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认为这些将是今后日本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最近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例如日本企业把中国作为向第三国或地区投资的中转站既“航空母舰型”,值得我们关注。笔者曾就日本在1980-1990年代在华投资的特点归纳为,降低生产成本,在华生产的产品多为“持归母国型”,21世纪初期,日本企业实现了在华生产、在华销售的“市场型战略”。而现在日本企业正在摸索把中国作为向第三国或地区投资的研发、生产、销售的“综合航母”基地。日本企业充分利用中国与其他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大举进军中东和非洲等地,把在华研发、生产的产品全球化销售,这无疑是全方位投资模式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1]内閣府.被害者支援に関する各種制度の概要(東日本大震災編),2011,(04).

[2]戦略提言:東日本大震災からの復興に関する提言,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研究開発戦略センタ2011,(05).

猜你喜欢

太阳能日本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太阳能虚拟窗
2016《太阳能》与您同行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