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传统元素“遇到”现代艺术
2013-04-29胡艳
胡艳
摘 要:中国传统元素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的纽带。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元素入手,分析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而对水墨文化做了深入的探讨与说明,挖掘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艺术;文化元素
一
中国传统元素是在全球化下属于中国特有的形象和符号,创造性地运用、丰富了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同时以多姿多彩的风貌,在现代艺术中形成了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传达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文化传统。这些元素沉淀了时间,升华了艺术,凝结了中华历史的智慧精华,跟随时代而不断发光发热。
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艺术中,是宣扬中华文化的需求和历史的必然。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创造性运用,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不如说是接轨国际的艺术再现方式,因为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紧跟“时代”。一个民族要走向国际,文化依托要与国际“标准”相接轨,但是这种接轨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去迎合、听从与嫁接,而是要学会去挖掘、改造与创新,使其达到形的飞跃和神的集聚,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性。
中国传统元素的表达讲究审美情趣,而“美”是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也是艺术作品孜孜不倦追随的目标。历届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所要达到的最高艺术“敬仰”,无非就是“美”的高雅与均衡,而对中国传统元素的重组与搭建正为他们艺术思维得以释放和发挥提供了平台。这些传统元素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内涵中,还体现在设计师、艺术家的个人修养与品位中。如靳埭强的一系列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水墨的“掌控”,体现了他的艺术境界、文化情结和对传统水墨的深刻领悟。他作品中水墨渲染特效的运用,并不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将人们的思维“引向”了高处和远方,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观念导向”。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形”上的渲染,更多的是“意”上的无尽扩散,那种张力是无穷的,也带给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的由衷赞叹,我们臆想到的无限的扩延,在整个作品的意向传达中又能“适可而止”地收放自如。他的作品表现出深刻韵味的装饰性和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传达出深邃的意境。正是有这些设计者把中国传统元素作为符号,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去打乱与重构,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去重新诠释,才得以开创出中国独有的艺术文化。
二
水墨作为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要代表,在大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的现代艺术中,我们该对其有一个全新的“诠释”。它是具有鲜明中国化视觉特色的艺术符号,已不再受时代背景与画种局限的双重限制,俨然成为一种艺术媒介,在不同的价值倾向与社会氛围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对于水墨元素的现代性运用,从某种“模式”上来说,是对水墨现代文化的关注。伴随着艺术实验先行者在创作语言上的尝试与交流,水墨成为大多数艺术家参与到现代艺术中去的一个重要的话语工具。之后,观念艺术的逐渐兴起,水墨又作为一种观念的象征物由艺术门类逐步向艺术工具的符号转变。
面对国际跨文化交流的趋热,水墨则被赋予了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意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开始自觉地运用水墨的元素,水墨本身则逐渐从一种创作工具转化为一种艺术创作中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并伴随着观念艺术的兴起而在很大范围内促成了对水墨“文化意义”的强化。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墨,在现代艺术的追赶下被“实验水墨”“抽象水墨”“观念水墨”等词语冠名,实际上给水墨本身无形中施加了压力,它是为“迎合”国际所做的自我调整,因为一成不变终会背离市场,终会走向终结。(社会对水墨这一概念的诉求大于它的艺术形式。)
实验水墨是在改革开放、“85现代美术思潮”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所以它在表现形态中融入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故形式感大于内容性。栗宪庭在他的“展示形式与中国水墨画的革新”一文中曾这样说过:“抽象实验作为水墨画的另一个途径,得益于西方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本来与现代展示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抽象艺术对现代设计、建筑这些公共艺术产生的影响。再则,抽象艺术是对大众要求艺术再现物象的审美习惯的超越,能引导大众直接从抽象的画面结构直达作者的心灵。”实验水墨朦胧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谷文达就大胆地将笔与墨分离开来,还把墨块当作一种独立的表现因素加以扩大使用,如《乾坤沉浮》《太极图》等。他还进一步通过运用超现实主义图式拓展了泼、冲、洗、喷等表现技法,其最大意义在于从观念上对传统“达达”式的消解。
水墨的转向经历了一个文化“趋同”的过程,从最初的对1985年由周韶华策划,湖北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中具有实验性、表现性、抽象性的水墨画作品的质疑,到1989年由高名潞等人从筹备、策划到运作历时三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实验水墨抽象性被认同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如今的观念、装置、行为等艺术形式融入到传统水墨的材料创作当中,传统水墨终于成功地华丽转身,从边缘走向焦点,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但水墨在转化过程中,也时常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被无形地牵制左右,像王南溟对皮道坚“实验水墨”的评论中所引发的非学术的人格争论,这种事件不得然地让人们反思是单个人之间的思想争斗还是关乎学术的“离经叛道”。这也让水墨的转化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
实验水墨与传统水墨最大的区别在于“时空”表达,实验水墨借助传统的绘画材料与工具,创作出在艺术观念、表现语言与展现图示上与现代化相吻合的作品,反映出现代人的社会精神生活。实验水墨是一个艺术语言的探索过程,通过媒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来展现一种“文化符号”。事实上,水墨丰富的性象在实验水墨中被证明确实给了画家关于水、墨、纸的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操作上的可能性,它解决了“语言”和“符号”的问题,使得水墨这个传统媒材从传统走向了开放。
实验水墨的艺术表达是变相地让传统水墨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当代水墨作品的呈现方式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现代艺术的交融,它与纯粹西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迥然不同。实验水墨在通过创作方法论的转向谋求对当代观念问题的发言权的同时,也将水墨语言的视觉力度感和对现代心灵的撞击力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参考文献:
[1]鲁虹.现代水墨二十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3]皮道坚.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皮道坚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5]陈荣义.远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