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理念为小学数学课教学支招
2013-04-29次仁桑珠
次仁桑珠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创新因素犹如一股活性成分被注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教学本质决定了"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切不可在课堂教学中独揽课堂、过多限制、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采用新手段、新方法,积极创新,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师生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62-01
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数学学习的内容上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建立了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观,重结果而轻过程。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新课程教学要有创新。
1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1.1 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应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即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即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2 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自我概念)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1.3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2 实施创新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2.1 多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传统教学,为了实现结果目标,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样做,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两头"实施分层次教学,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我在教学"一个数乘多位数"时,展示了难度不同的几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找适合自己做的,让他们在课堂中感觉到数学也不是很难。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学习历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两头学生(尖子生、中下生)的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2 多联系生活,避免生吞活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我在讲授《可能性》时让学生拿着不同颜色的球分组来摸,体验到了"一定,可能,不可能"以及不同颜色的球数量不同所得的各种可能性的大小不等。有了上述的经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的例题,自然是"水到渠成"。
2.3 多组织参与,在亲历中建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得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我在教学时把多个能拆开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框架分到班里的几个小组,让他们自己摆放测量算出两者的周长,并让代表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拿着教具在讲台上演示)。有了"经历"、"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4 总结要活,以活跃来拓宽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因此,课堂总结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或进行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开拓延伸,或活动游戏,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而不是"句号"。
总之,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课堂还给学生,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让学生走进学习、走进生活、经历过程、尝试失败、体验成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