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荫碧水之中的美好时光
2013-04-29张锴范垂勇
张锴 范垂勇
摘 要:成都大源公园是一个独特的公园,拥有一个使用循环水的大湖泊和丰富的植物配置。公园中至少60%的区域是保留作为低维护景观的,湿地、河岸缓冲区域及草地构成大源公园自然生趣的源泉。公园中的小体量建筑群与公园休憩空间自然的融为一体。为成都创造出一个多功能空间的生态城市公园。
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对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本公园的设计期冀在生态保护、水体循环、低维护景观上给相似的项目一点启发。
关键词:公园;低维护;生态;开放空间;湿地
Abstract:Chengdu Dayuan Park is a park with unique feeling; it includes a lake with recycled water system and a large, diverse range of plants. At least 60% area of the park is reserved for low maintenance landscape. Wetlands, riparian buffers and grassland consist of the source of the natural joy of this park. Small size buildings and recreation spaces in the Dayuan Park blend with each other, creating a multi-functional ecological urban green park for Chengdu City.
The meaning and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ing a universal way by sharing the Dayuan Park design experience to inspire other urban parks design, such 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water cycle and use, and low maintenance landscape.
Keywords:park;low maintenance;
ecologica;open Space;wetland water bank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106-04
1 规划背景
1.1区位:天府新城大源组团核心区域
据成都市的总体规划,天府新城市成都南部园区为重点发展区。新城位于成都市中轴线南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该段轴线定义为科技商务中轴线,属于整个城市向南发展的先导区和核心区。而大源组团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结合一定科研功能,定位为城南生态居住区。
1.2大源水绿链:大源城市生活的全新舞台,天府生态人文的活力典范
大源组团的开放空间由南干堰及肖家河为骨干,形成南北向为主导的“大源水绿链”绿色空间走向。
水绿链承载着四项提高组团品质的功能:(1)水绿链的水更蓝,草更绿,建立可持续的自然水系统。(2)水绿链公园更具活力,更可达,建立个性鲜明,可亲水的滨水公园系统。(3)水绿链连接的街道更易步行,更具特色,重塑可步行的,标识性街道景观系统。(4)水绿链两岸的开发更人性,更舒适,有序高效的滨水开发与引导。
水绿链根据不同功能与区位分为三条滨水开放空间:生活邻里链,生态休闲链,人文艺术链。三条绿链遵循同一系统,各具特色的原则。
人文艺术链展示了成都延续传统—发展当代—探索未来的过程。在此序列过程中,中央公园代表当代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框架下的现代演绎与发展。
2 大源中央公园概览
作为人文艺术链上的公园,集中体现了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氛围,使用简洁、大气、现代的规则手法,结合生态工法的运用,完美诠释了现代元素结合当地传统符号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见图1)。
设计目标:(1)创造生态的自然景观环境;(2)建筑与景观的互融;(3)享受艺术;(4)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
公园占地面积约为15hm2,其中水域面积为2.7hm2,位于公园中央,湖体北端由肖家河汇入,再由湖体南端流入肖家河。水体蜿蜒曲折,形成多个湿地空间和多层次的河岸空间,水体经过自然沉淀以及湿地的过滤作用,使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形成了宜人的生态栖息地(见图2)。
大园公园是成都一个独特的中央公共空间,拥有一大湖泊和相互关联的道路小径和丰富的植物配植。该计划力求突出不同植物空间的不同体验,统一公园中的商业空间和邻近的住宅楼与城市机理融为一体。该设计强化湖作为的空间结构主导,与浓密的林地形成强烈对比。开放式公园绿地由不同的树木,灌木和湿地组成。多功能空间,包括步行和静态的休闲活动,户外餐饮,拥有零售商场和大型水体,能够为非水上运动提供多种服务,可满足附近居民体的广泛活动体验(见图3-7)。
大源公园的设想是创造一个完善的动静交融的绿色空间,它令人神往并活力四射,为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提供一个完美的舞台。设计本身有助于邻近居住区的个性发展并形成多功能的活力社区公园成都公园将会彰显出衔接邻近社区和周边发展的完美融合力。
从大源公园的西北入口来游览一下我们公园的重要景点,景点分布如附图8。
2.1暖草林清
从西北角的入口进入大源公园,周边的景物就意味着一个让人兴奋且新鲜的旅程的开启(见图9)。入口处设疏林草地豁然开朗,既提高了绿地的绿量和生态效益,又为人们的游憩提供了开阔的活动场地,将蜀地传统植物配置风格和现代草坪融为一体,透过疏林远望,明月湾湖水如镜、荷叶翩然、荷花清香益远、湖畔柳绿华红、路上游人如织,这或动或静有虚有实构成一个生动完整的景观。描述此场景的诗可参考: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
2.2湖畔雅台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2℃。非常适合户外活动,临明月湾西侧与现有公园相邻处,就势开辟一处开敞场地,视野开阔、湖风清冽、日照充足。每逢假日,人流更为集中,因而此广场担负有缓冲交通之作用,采取现代手法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富有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感。成为大源公园一处为各式各样社交活动的大舞台,有助于邻近居住区的个性发展并形成多功能的活力社区公园。彰显出衔接邻近社区和周边发展的完美融合力。描述此场景的诗可参考:胜日寻芳湖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3杉木傲冬
杉木绿廊主要由柳杉与水杉构成,谁知这看似寻常的杉树却是我国特产的孑遗树种,水杉是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川期后,同属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大源公园内庆典广场南侧沿步道与木栈道种植水杉与柳杉,水杉秋季黄叶冬季枝干清奇,柳杉经冬不凋,浓绿傲冬。可在水杉绿廊下增设科普介绍牌,将这两种中国特有树种介绍给游人,寓教于乐。描述此场景的诗可参考:“秋赏石潭洁,夜嘉杉月清”。
2.4芙蓉画秋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在成都大源公园内设芙蓉园一处,遍植成都市花——芙蓉,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有道是“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2.5长桥凌波
长桥是公园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因为长桥不但是跨越明月湖沟通两岸的交通形式,也是构成公园景观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长桥浮于碧波万顷之上,游人行于桥道,人动景移、顾盼四周、天色明朗、微风阵阵、周围景物如行歌走板般掠过、恰似余音袅袅回荡于心;置身于湖边,观桥上游人逶迤而行、长桥曲线流畅、空阔静谧,四周景色镜影于湖面,河畔植被茂盛葱茏、山石参差错落、宛若置身于画卷之中。在桥上的游人可观园景、园内的游人可观桥景。这“景”和“观”的关系反映了人、桥、景的双重景观性及相互的空间关系,体现了蜀文化朴素的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描述此场景的诗可参考:“一湾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连菰蒲”(见图10)。
2.6荷花映夏
荷花,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广植湖泊,蔚为壮观,又能盆栽瓶插,别有情趣;自古以来,就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园的珍贵水生花卉。成都大源公园内明月湾围取荷花池一座,种植荷花,水际植萱草、鸢尾等耐水湿植物,以丰富湖面景观效果。可在湖中投放各色观赏鱼类,如红鲤鱼、彩鲤、银鲫、大头鲢、草鱼等,游人临水观倒影,赏花观鱼,增添游览乐趣。这也是非项目区的景观设计,这也会成为整个公园至观重要的视觉观赏点。描述此场景的诗可参考:“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2.7樱花报春
蜀地积淀丰厚,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和民间风情,无疑也是蜀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有一个民俗便是每年按农历次第举行的节庆盛会,农历二月就有花会。初春绽放的樱花成为大源公园花会的主角,春回大地之时,风和日丽,白粉色樱花成片摇曳枝头积聚成海,蔚为壮观。游人或坐或卧于树下,尽情享受寒冬过后的温暖春日。待春风渐熏,落英缤纷同样成为公园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描述此场景的诗可参考: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2.8落花溪语
落花溪位于大源公园东北角,以木栈道与不规则条石创造城市溪流,条状溪水秀碧清澈,穿行其中,闻声见影、其声哗然、叮咚作声、若奏古琴,溪旁花树婀娜,更具风韵,林中鸟雀啁啾起伏,上下翻飞,嬉戏枝头,更添几分生气。游人沿溪玩耍嬉戏,享受自然景色,愉悦身心。描述此场景的诗可参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见图11-13)。
3 大源公园生态设计
3.1基地现状水形态
人工湖位于肖家河下游两个分支艾家沟与花荫沟之间,结合景观设计意向,人工湖设计与华阴沟连通,从花荫沟取水。水流从花荫沟基地段的上游通过涵管分流入人工湖,最终再通过涵管流回花荫沟基底段下游。根据肖家河河道规划,上游规划中水用人工处理湿地方案,将中水处理达到地表Ⅲ类后,补充到肖家河,从而改善肖家河的水量与水质,届时人工湖的引水将得到一定保证。
3.2人工湖设计要素
作为整个公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人工湖的地位不言而喻。人工湖的设计要素包括以下三点。
3.2.1水平衡
水平衡意为耗水与补水的平衡,耗水涵盖自然原因的水面蒸发、渗漏,由于景观需求的瀑布出水,及维持水质需求的换水要求的溢流用水。而补水包含周边绿地广场的汇水面积内径流、湖面直接降雨以及周边河流花荫沟引水。
设计根据水平衡分析结果,制定引排水方案,确保湖体的水位、水质满足设计要求。
3.2.2污染物平衡
首先对水体进行污染源分析,污染源包括直接降雨所含污染物、周边河流艾家沟引水所含污染物等、周边雨水径流所含污染物、大气沉降等。
针对污染源,建立湖体污染物模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水质维护策略,主要包括提高进水水质和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以平衡进水带入的增加污染物。
3.2.3生态设计
大源公园生态设计包含以下内容:地表径流净化设施,绿色缓冲带等、增加水体循环与换水能力、生态水岸的设计、水深设计、增加水体曝气及进出口设计。
通过生态手法的设计使得整个水体能够达到较为清洁的状态。
3.3湖体设计
3.3.1水体系统
根据河道整治方案,花荫沟纵坡降0.001,基地段上游的河底高程约488m,下游约487.6m,水深约20cm左右。因此上游的水位约488.2m,由于基地现状高程为490m至491m,若维持此水位,湖体开挖土方量较大。为减少湖体开挖工程量,同时使花荫沟维持一定的景观水位,建议花荫沟基地段偏下游的位置设置堰、坝等拦水设施,提升入口水位至488.7m。上游水位提升后,人工湖出口与下游花荫沟水位差增大,因此可在出口处营造瀑布景观;瀑布等不仅可增加水体曝气和溶解氧浓度,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质,同时亦可营造一定的景观效果。
湖体设计约35%左右的深水区(约2m),防止夏天水体过热,影响水质及水生生境,并减少蒸发,同时深水有利于水体自净(见图14、图15)。
3.3.2流量
水面蒸发耗水:2万m3/年(根据水面蒸发模型估算)。
渗漏耗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枯水期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在7.10m至8.8m,相应高程482.29m至482.92m;地下水位丰、枯水期年变幅为1.50m至2.50m;地下水渗透系数20m/d。计算得出渗透耗水12万m3/年。
汇水面积内径流补水:5万m3/年。
湖面直接降雨补水:3万m3/年。
花荫沟补水:设计流量0.07m3/s。
根据人工湖的总磷模型,由总磷浓度与补水关系曲线得,当补水流量大于0.02 m3/s时,水质可维持在Ⅲ类水平,与花荫沟水质相当,因此引水流量可以满足水质要求。同时根据核算,0.07m3/s的流量可满足下游瀑布的景观效果。(瀑布1:8.5m宽,0.2m跌水;瀑布2:10m宽,0.7跌水)。
4 结语
成都大源公园投入使用后,疏朗的绿地、清澈的湖水及舒适的休闲环境获得了市民们的喜爱。在风和日丽的午后,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公园中,体验着公园的乐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味这青草清香,闲晒着懒懒的阳光,欣赏着湖对岸的美景,惬意地享受着人生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