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
2013-04-29张荔蕊韩冰皓
张荔蕊 韩冰皓
摘 要:住区空间是人类生存空间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文章从关注使用者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引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剖析了住区环境设计的功能主义内核,并通过对关键词“参与”的强调,实现了住区环境设计与生活本身的真正连接。
关键词:参与;住区;环境心理;小群生态
Abstract: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space in human society, In view of the resid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y We found the functionalist nature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or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and life were actually connected by emphasizing our keyword"participation".
Keywords:participation;community design;environmental psychology;ecologies of small group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61-02
1 “设计”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渴望高品位和适合当今居住模式的环境空间,然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却往往变成以市场营销和商业运营为目的的噱头,“尊享、奢景、御制、领袖、典藏”等华丽而空洞的口号越来越多,住区景观常常会做出特别的“设计”以迎合这样的产品定位,形式化、符号化、概念化的住区景观设计易于走向空洞和冷漠。“设计”的偏差导致了只可观赏的景观设计作品在市场上大量涌现。同时,住宅市场竞争激烈,发展商对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极为强烈,容积率、建筑间距和建筑密度的指标定会用到极致。许多高密度产品留给园林景观的用地少得可怜,且往往处于采光、通风、视野最差的“边缘”区域,留给景观的空间被挤压殆尽(图1),沦为填空和凑绿化率的“设计”毫无品质可言,“设计”的弱势最终导致结果的弱势,于是景观在“设计”后渐渐淡化甚至于消失于居民的生活中。
追求概念或追求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在追求过程中忽略了设计的最终使用者,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导致了环境与人的行为模式相悖离,成为飘渺的空中楼阁或冷漠的居住机器。牺牲景观换取的营销噱头或销售利益的做法将在项目投入使用后付出代价,甚者还会形成对城市空间、人居环境乃至发展商品牌难以挽回的伤害。
2 环境心理学的介入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个人空间等等。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而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满足人们的行为需要,最终目的是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空间环境。
美国学者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认为环境行为心理的介入为现代设计充实了新的内涵,人的空间行为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建成环境中,应该能够反映使用者的各种行为意识。他通常会具体的做出在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心理的分析,并应用到设计中,例如在公园的设计中,通过观察调研得到“在公园吸引人的诸多因素中,压倒一切的王牌正是其他的人”,也就是大多数人在休闲小憩时的观看行为,人看人,其乐无穷。无论是公园中的开放Party、儿童的玩耍嬉戏、随意经过的人流都是人们放松休憩时喜欢捕捉的对象。因此,阿尔伯特将场地、景点作为活动的舞台,休憩设施朝着活动的方向布置,以吸引人来观看人,以创造具有实质意义的场地空间。
阿尔伯特理论的核心是把人的行为心理作为环境设计的基本依据。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作品应满足和鼓励多种类型的使用者行为发生,并利用这些积极的环境行为构建一个美好的、轻松地、令人向往的环境氛围,从而超越了简单的空间形式游戏,成为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图2)
3 小群生态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的距离、言语、表情、身姿等各种线索起着微妙的调节作用。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保持恰当的距离和采用恰当的交往方式十分重要。过分热情会把人吓跑,过分冷漠会难以接受。这就是日本环境心理学强调的“心理的空间”。环境心理学家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划分为4个级别:亲密的距离、个人空间的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其中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被定义为两个人距离约在1.2~2.1m之间,双方并不干扰对方的个人空间,能看到对方身体的大部分,正常说话的声音很容易被对方听清。双方距离小于社交距离时个人空间会受到干扰,过于亲密;大于这一距离时双方面部细节就会被忽略、声调提高,交流模式过于正式。过分的亲密或疏远都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模式相冲突,与之对应的住区的环境空间设计就是要在介于私密和公共的空间环境属性中把握微妙的平衡,创造半私密、半公共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心理的空间的需要。
小群生态是社会心理学在描述社会交往行为时衍生的一个概念,是指环境中的交往活动中人们更多地喜欢选择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小群”交谈方式。在居住区景观空间中,符合这种小群生态特点的公共空间显然更受欢迎,空间形态与人们的活动模式相结合的向心式空间能够增强人与环境的互动,提升空间的效率与品质。适宜的空间距离、安全感和良好的环境会大大的鼓励社区交往的发生,从而塑造了优质的“小群生态”。
在小区公共空间中,这种小群生态的人群通常都会选择有一定围合关系的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停留,空间的围合会给人以安全感。注意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广场空间的小群活动通常都是从边上向中央逐步扩展(图3),边角处、树荫下、廊架里的位置永远都最受欢迎,而场地中心众人目光焦点处往往不会有人长久停留。
如上海某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图4),运用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形式,为居民提供了大量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绿篱隔绝了园路对于人们活动的干扰,硬质铺装的合理布置界定了空间。组团的节点处在小广场中央安置了水面景观创造了凉爽宜人的微环境,在广场边上布置了圆桌座椅,符合小群活动常常在边缘展开的特性,创造了极富生活气息的高品质住区环境空间。
以PM2.5现象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上海、北京等空气污染的“重灾区”往往同时又是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都市,原本就疏远的邻里关系在层层雾霾的笼罩下显得更为冷漠和脆弱,许多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由此产生。虽然居住区尺度下的景观设计无法抗拒和解决空间的污染问题,却可以在设计中增加高品质的空间来来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例如Steven Holl设计的当代MOMA社区(图5),环状的空中连廊穿插于各个建筑之间,不仅安置了展览、游泳、健身、餐饮、读书、聚会等各种功能,更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起到“空中庭院”的作用。游走其中,城市景观尽收眼底,邻里交往就可以在这个高品质的室内景观空间中惬意的进行。
4 参与
综上所述,好的住区环境设计一定会关注邻里交往活动的品质,为“小群生态”的塑造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能够让居民乐在其中、与使用者形成良好互动的环境一定是好的环境,尤其是对于老人、孩子、病人等更需要社会交往的群体,他们的行为心理需求是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能够“参与”到景观空间中更是空间设计的一个基本需求。
水景是小区景观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师笔下不可或缺的内容,水景的设计可以满足人们亲水的需要,创造灵动的景观效果,接近自然,提升环境的品质。然而遗憾的是设计师们争相采用这样的造景方式,多数的设计只是停留在了观赏性这个层面,不考虑功能性的需要,令人无法“参与”。如北京某小区的水景(图6)设计,生硬狭窄的岸线设计阻碍了老人、婴儿车、轮椅的通行,让人无法亲近,驳岸的高差也无法满足儿童戏水的需要,冬季枯水期的景观效果也未加考虑。反观洛桑的某处居住组团的景观设计(图7),一个简单的肾形戏水池吸引了小朋友的戏水活动,他们忘我的嬉戏也成为池边缓坡草坪上席地而坐父母们最为美好的“景观”。这就是回归生活本身的景观设计的魅力,从生活本身出发,从人们的行为心理活动出发,创造人性化的空间,也是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目标。
5 结语
环境设计心理学是一门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派生出来的、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人文科学,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升环境设计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水平。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对于住区的景观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只是对于环境心理学与住区环境设计的交点进行了初步探索,心理学其他的理论与住区环境的交互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比如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环境对于心理的影响等等。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探求人的行为和心理,回归设计的本原,给予人的关怀,这是环境心理学给与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景观设计师应该始终追随的目标,可以说只有“以人为本”的住区环境设计才是真正的设计,只有这样的空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住区空间。
参考文献:
[1] Jader T, Clara C. Body organization and spatial represent ation[J] .Cognitive Processing, 2006, 07( 5) : 95.
[2]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设计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王求是,高峰译.阿尔伯特J 拉特利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5-115.
[4]李道增编著.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