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2013-04-29宋斌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上好上活上生动是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真心喜爱并受益终身。
关键词:西藏高校; 思政课 ;教学方法;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66-02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手段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如何教好学并关爱大学生,怎样与大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如何应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应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怎样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自身素质、如何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并喜爱听且终身受益。通过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看到专家学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特色鲜明,专题讲座、报告、自学、交流、小组专题研讨、学员论坛、视频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体验式教学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各兄弟院校的交流、研讨,自己也深受启发、受益颇多。经过反复思考并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对如何提高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1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授课内容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如果这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就不强,实效性就不明显。下面就思政课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1.1 重理论,轻实践。
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把理论知识的传播作为教学的"硬任务",而把能力、素质的培养,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视为"软任务",单纯强调理论知识、观点的传授,而较少考虑方法的掌握、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对相关社会问题既不求甚解,也不能用积累的理论知识去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1.2 "灌输"多,互动少。
在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单向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动灌,学生被动听,师生交流互动少。学生和老师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是盛气凌人的唯一主动者,授课方法以讲授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出现教师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互动教学局面。既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进行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沟通,造成学习方式的单调和学习效果的不明显。
1.3 "一言堂"多,"群言堂"少。
在西藏高校思政课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一言堂"现象。据了解,学生不希望教师搞"一言堂",最希望的是教师搞"群言堂",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讲法乃至辩论等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教学,变"要他听"为"他要听",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使学生既动脑又动嘴,这样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去思索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加深理解。
1.4 重教学积极性,轻学习主动性。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把思政课教学仅视为单向的灌输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和整个课堂的中心,以传授法为主,掌握整个课堂的进程,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只注重让学生接受并必须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忽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对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主观能动作用视而不见,甚至扼杀。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创新性得不到培养,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互动交流。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西藏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性质,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法,由思政课的特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所决定。讲授法仍然是思政课的主要教学方法。问题是部分教师驾驭讲授法的能力不够,从而易使讲授法变成一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其实,讲授法完全可以是启发式的。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在于教师能正确地阐述理论并进行透彻而深刻的分析,而且还在于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学生头脑中的疑团,解除其思想困惑,最终达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目的。因此,在思政课教法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提高教师驾驭讲授法的水平和能力,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充实其他教学环节,使讲授法真正成为启发式讲授,而不是单纯灌输。
2.2 情感法。
教师的情感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感染作用,对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在运用情感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真情。包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信,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热爱,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其次要有感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说理,客观性的表述比较多,教师的语言应该准确,同时要用感情语言弥补客观性的不足,生动活泼的语言会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精彩。再次要有热情。教师要真正关爱学生,平易近人、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乐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和学生心灵上的贴近和沟通、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和激荡,有利于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并转化为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3 主客体互动法。
主客体互动教学可以发挥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理论灌输,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相长的交互作用过程。主客体互动教学法采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提问式、作业式、讨论式、辩论式等等。在应用主客体教学法的过程中,教育者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互动内容的选择。互动的内容必须是教学的内容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第二,互动时间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互动时间和其他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使之既能满足学生兴趣的要求,又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三,注意学生水平分层。大学生由于个人的兴趣、气质、性格、爱好等的不同,教育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内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互动中进步、提高。
2.4 案例法。
案例材料进课堂,是思政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目的是通过案例材料,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四大步骤:案例的收集、整理与编写,学生分组课下准备,小组课堂讨论,课堂交流与总结。案例评析教学法的优点在于:第一,有助于联系现实,用现实来分析理论,同时用理论来解决现实,完成从归纳到演绎,从演绎到归纳的过程。思政课的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并且一部分课程离现实的年代较远,那么将现在社会的实际例子应用到理论中,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第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大学生关于思政课看法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这一教学方法是认同的,认为案例评析法能够改变理论灌输的抽象性。
2.5 实践锻炼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自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资料、文献,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就业难问题等,走向工厂、农村等社会大课堂,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自己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从现实的角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鼓励学生为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通过服务社区来参与社会,在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2.6 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录像、录音、影视资料、幻灯资料等,以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直观,更容易接受。同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在课后也要鼓励学生多利用网络了解新闻、重大社会事件,积极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把所学理论用于实践,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西藏高校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的高校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主阵地主渠道,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必须认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受益一生"并触及心灵和思想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2] 《创新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实效》,宋斌、李玉琴,《西藏日报》2012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