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古镇,静谧瑶里

2013-04-29程程

中外建筑 2013年8期
关键词:瓷业宗祠高岭土

程程

瑶里古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地处皖、赣两省、四县(安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是两湖(鄱阳湖、千岛湖),六山(黄山、九华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连线交点位置,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今年的大年初十,因参加朋友女儿的婚礼,我们有幸来到瑶里。一条清澈的小河,一座木质的小桥,一辆年代久远的风车,一群安详的晒太阳的老人,这就是瑶里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瑶里,古名“窑里”,

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直到本世纪初,瓷窑外迁,“窑里”才改名为瑶里。

瑶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西汉长沙王吴芮、南宋开国侯李椿年、清朝工部员外侍郎吴从至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和邻里。开国元帅陈毅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并领导了新四军改编。建于西汉末年的瑶里古镇,群峰环抱,如画如屏,南踞象山,北卧狮山,一条逶迤清亮的瑶河贯穿东西,沿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百幢明清古建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信步在古镇青石铺就的街巷中,会使您仿佛走进了明清社会的历史画卷。这里有展示徽派“三雕”艺术的狮冈胜览、程氏宗祠;有展现封建家族礼仪思想的进士第;有再现革命斗争历史的陈毅旧居、抗日动员大会会场、红军游击队驻址;有印证往日繁华景象的明清商业街、徽州古道;有反映瑶里风土人情的灯彩、地戏等等。

明清商业街是古徽州大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段。是徽饶古商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窑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动的再现了唐诗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盛世景象。昔日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至今仍保存较好,其中以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商店最具特色。东埠古街是浮梁四大古街之一,由古街、古桥、古码头等组成,是明清之际装运高岭土之地,因运输繁忙而成街。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和青石板上独轮车辗出的凹痕,是古代东埠码头装运高岭土繁忙景象的真实记录。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背靠狮山,面临瑶河,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新整修过。由于风水的缘故,其建筑风格不同于其他祠堂,上、中、下三堂的朝向各不相同。建筑内砖雕、石雕和木雕的题材丰富、玲珑剔透、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一九三八年初,开国元帅陈毅同志来瑶里主持新四军改编,曾在祠堂内召开抗日动员大会。狮冈胜览建于清代,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徽派合院式民居建筑,融高雅、简洁、富丽为一体,整个建筑精美如诗。内部的梁门、窗上有一百多幅木雕,题材均取材于中国古代名著和戏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宏毅祠是吴家祠堂的分祠,是吴氏分支进行祭祀祖先和从事其它宗族活动的地方。一九三八年初,参加瑶里新四军改编的红军游击队曾驻扎此地,进行文化和纪律教育。现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毅旧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元帅陈毅同志1937年-1938年来到瑶里指导新四军的改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现为陈毅图片展览馆,集中介绍了新四军瑶里改编的过程和陈毅同志的简要生平,是一处人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辈思想熏陶的场所。张氏宗祠,始建于唐末,元末焚于战火,现存宗祠兴建于明初。宗祠气势恢宏,拥有三堂两天井,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祠内砖、木、石雕十分精细。宗祠前有一月形水塘,而且旁边还修有两个一样的水塘。这与风水有关,对面是“火焰山”,由于张氏宗祠正对火焰山,故经常遭火灾,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建立。复源桥是明朝时期所建造,是当年从徽州(安徽)至饶州(江西)古道必经之桥。走上它,便可遐想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中的意境。

瑶里高岭山是闻名世界的陶瓷圣地,是世界高岭土矿物的命名地,现遗存古矿坑127条,古窑址67座、水碓149乘、古作坊600处、古码头100个。瑶里境内山高林密,盛产制瓷原料—高岭土,虽经数百年采掘,至今仍蕴藏丰富。其境内高岭村是古代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十八世纪初,法国传教士昂雷科莱到景德镇考察瓷器制作工艺,将采集的高岭土样本寄回国内由科学家分析研究。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亲自来到高岭一带探勘,并在其后出版的《中国》第三卷中以“高岭”的拉丁文译名Kaolin命名此土,从此高岭之名传播国外,成为国际黏土矿物学通用术语——“高岭土”的命名地。宋元之际,由于高岭土 使用价值的发现,导致了景德镇瓷业“二元配方”制胎法的产生,使景德镇瓷器由低火度的软质瓷转变为高火度的硬质瓷,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瓷器的质量,开创了景德镇瓷业的新纪元,从而确立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铸就了瓷业的辉煌。高岭孕育了瓷都,瓷都把高岭推向了世界。高岭引起了世界陶瓷界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接踵而至,他们追踪溯源,寻幽探秘,著书立说,让世人对高岭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执着。高岭土矿遗址园区不仅是陶瓷考古工作者们研究古陶瓷原料的圣地,而且是人们假日休闲的理想去处。在这里,您可以沿着绵延数十里麻石铺砌的古山道,探寻散布山间的古矿坑,攀登险象环生的金鸡石,也可以凭立在那依山临水的聚秀亭,观赏那状若游龙的龙口瀑布和形如华盖的古樟林。高岭深厚的文化底蕴,壮丽的自然风貌,淳朴的乡间民俗,定会让您流连忘返!瑶里制瓷业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唐朝中叶。瑶河(瑶里的母亲河)贯穿全境,水运便利,加之徽州古道穿境而过,水陆运输齐备。此外,境内黄山松、金钱松遍布,是上等的窑柴。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颇具规模的瓷业生产,宋、元、明时期达到顶峰,是景德镇古代三大窑区之一,形成千余年的制瓷历史。瑶里境内先后设置过众多窑场,至今留有大量的窑业遗存物,其中绕南栗树滩堆积物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断面特征的遗址,烧制年代约在唐代中期至明代中晚期之间。瑶里瓷业当时以生产陶瓷原料为主,加工民用日用瓷为辅,其中得尔坝瓷石及其加工而成的釉果是景德镇主要的陶瓷原料,民间流传有“高岭土、瑶里釉”的谚语。此外,这里还专为明太祖朱元璋建造皇宫烧制过瓷瓦,开创了景德镇瓷业为皇家生产建筑用瓷的先河。绕南陶瓷主题园区按照以旧修旧的原则复建了釉果手工作坊、陶瓷手工作坊、龙窑遗址、水碓小世界等陶瓷文化遗址,让人们可觅远古瓷韵,感悟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古代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这里保存了多处宋、元、明等时期的古窑遗址,以及大量的古矿洞、古水碓等瓷业遗迹,对研究景德镇古代瓷业生产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瑶里古村落大多临水而建,自古以来,青山常绿。瑶里境内虽然矿藏丰富,但从未进行过开采,因而瑶河未受到污染,一直是清澈见底。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然而瑶河观鱼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瑶里最为秀丽的景色当数汪湖生态游览区和梅岭休闲度假区,这里山峭林密,景色雄奇,95科648种木本植物在这里茁壮生长,数百种野生动物在林内繁衍生息。那里既有流泉飞瀑、奇石洞天;又有千年樟群、原 始森林;集山、水、岩、林为一体,聚险、奇、峻、秀于一身,汇四季景色变幻为一时,是一处寻幽探奇的旅游佳境。位于汪湖生态游览区的南山瀑布群,由南山瀑、石花瀑、飞龙瀑、飘锦瀑等四段瀑布组成。瀑布群全长400多米,落差达220米,主瀑宽70米。一水四瀑,首尾相接,从大到小,先急后缓,若断若续,时隐时现。四瀑景致,瀑瀑不同。汪湖生态游览区的另一处景点——原始森林、天河谷,气候湿润,植被完整,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从藤蔓乔木到花草灌木,色彩斑斓,层次分明,俨然一座天然植物园。山水、人文俱美,原始、古朴、清静,是享受大自然洗礼的绿色家园,是访古探幽、感悟天人合一的佳境。

猜你喜欢

瓷业宗祠高岭土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高岭土加入量对Al2O3-SiC质修补料热震性能的影响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慷慨宗祠祭先贤
煅烧高岭土吸附Zn2+/苯酚/CTAB复合污染物的研究
ABS/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