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VS微博还是微信?
2013-04-29
随着每个人微信好友的增多,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微信号,微信上的关系链和聊天记录越来越多后,微信已经变成了用户的隐私。这成了一种私密社交。
以前,我们在公交站牌等车时,会在身边的报刊亭随手买一份报纸,浏览一下当天发生的时政要闻。后来,我们人手一部手机,刷微博看新闻,当然里面也会出现一些朋友的消息,但随着其他更加私密的社交应用出现,我们在微博上越来越少看到朋友私人的信息,而更多的是转发名人,偶像,星座,笑话,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评价。再后来,有了微信一对一的文字、语音聊天方式,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和信息推送,和朋友圈的信息传递与转发。
微博和微信,就像楚汉之争。社交网络也有陌生人社交和私密社交之分。
微博的成功,是因为平民希望以自媒体形式成为红人、意见领袖,而粉丝数目、转发、评论量就是核心的目标。微博人是在重构人际网络里的结构,以及自己的位置。是一种陌生人社交。
微信通过一对一的聊天和群聊,完成了社交中的维护老朋友和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需求。认识新朋友,通过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随着每个人微信好友的增多,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微信号,微信上的关系链和聊天记录越来越多后,微信已经变成了用户的隐私。这成了一种私密社交。
微信推出朋友圈,这个设计避免了朋友太多,所造成的社交恐惧。微信明白用户的好友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些好友关系链中,有亲属、同事、朋友、私密好友等多种关系。当我们在发布任何一条信息、一张照片的时候,这条消息、这张照片的可见范围,完全由用户来决定,我们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几个闺蜜能看到,也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中学好友能看到,甚至可以选择屏蔽父母,同事。这样的设计,让一个在即时通讯软件上长出来的社交网络,分享的阻碍达到最小。
最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以为任何评论回复功能,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好友和同学在他的照片下面自言自语,因为朋友也是隐私的一部分。你看不到除你朋友之外的任何人的回复。当然这样的设计不符合网络结构中,两个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好友时,这两个人成为好友的概率大大的增加。但微信明智的把这个概率交到了用户手中,如果用户希望自己的两个好友认识,那其他的方式也会认识,而不是通过朋友圈下面的评论。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而微博微群,做不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微信和微博都会独立存在,也许微信更像私人场所,而微博则是公众场所,商业价值是不分上下的。只是相对微博,微信是新事物,有更多发展和想象的空间。
有人曾经将微信比作iPhone,就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夜空,互联网加速灭亡,移动互联展开一片全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