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浅谈
2013-04-29黄艳红
黄艳红
摘 要:数学合作学习是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或小组中为了完成数学课堂学习中任务,根据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08-001
在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开展合作学习。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一些方式。最近几年,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索,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应该说,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但是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必须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现在,我们国家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还要求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师生合作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念始终转变不过来,还是老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就会抹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能力,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些问题对个人来说是比较难完成,但是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这些问题学生会产生合作探索的愿望。在合作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分析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教导,把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楚,这样相对于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变得非常容易。要选择规律性比较强、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公式或定理。对于一些涵盖面广、规律性强、迁移和应用范围大的公式、定理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要选择解决途径多样化的问题和开放型问题。开放题是一些答案不唯一、结论开放式的问题,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时,因思维方式的差异、知识基础的不同,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结论。合作学习给学生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了解别人、展示自己的平台,因此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一怪现象:一部分喜欢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而那些不太刻苦、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在旁边充当“看客”,等积极参与的学生把问题完全解决了,“看客”就接受现成的结论。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事实上是在进行接受式学习。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不同的是:这时他们是从参与探究的同学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以往他们是从老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这样的合作学习对“看客”的学生,既没有好的作用,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合作学习要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老师要采取比较好的措施,确保所有学生积极参加。老师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应该给差生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关注。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给学生一定的、能适合他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事做。应该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评价,给予表扬,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分享成功的喜悦中快乐地学习。
三、要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目标重点在于改变学生、培养性格、促进学习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改变自己。缩小目标上的差异,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首先要求老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由传统的教学控制者、支配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第二是要求老师以新的角色进行教学。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到学生旁边,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对话;老师与学生要一起探索和讨论,鼓励他们主动地思考、发问、选择,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参与者;要求老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的好朋友。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提问,发动学生投入对问题的解决与探讨之中;要变换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四、要引导提炼升华,积极帮助学生总结成果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新知识已经有所认识,老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适时进行小结,提炼升华,努力把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的方法、观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知识。这一过程中,合作学习之后的评价特别关键。合作学习评价的重要特点,是对小组学习的整体情况评价,因而也就会有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评价的过程,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在合作中表现出的投入程度、合作精神;要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不是正确,还要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要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还要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等等。
总之,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要提出非常简单、不经思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一张口就能会,看上去气氛活跃,时间一长,学生就很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的重要形式,需要老师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合作学习能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