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祚欢专栏

2013-04-29

大武汉 2013年8期
关键词:正餐铺子汉口

何祚欢,爱聊天的老头。用嘴聊了半世,笔聊了700万字。但还是嘴占上风,许多人不晓得我还出过一摞书。其实这无所谓,咱们接着聊,聊武汉。

从两餐到三餐

(中部商都13)

武汉人把吃早餐叫“过早”,武汉人有出门过早的习惯。外地人纳闷:明明是结结实实的早饭,怎么叫“过早”?这“过”字,下得是不是太轻了?你再看看另一些地方的说法,它叫“早点”!“点”者,“点点心”,“垫补垫补”而已。说得也不重啊。“过早”、“早点”,它不是用词的轻忽,而是一段时间的生活习惯。

我小时候,中国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是一日两餐。北方话“俩饱一倒”,武汉话“混个一日两餐”,说的就是这种习俗。农村里是早上摸黑做活,做到天大亮时再点火做饭,等饭到口便是午时了。吃完饭再下地,干到日落西山,下边那一餐几乎到天黑净了才能到口,武汉周边就把它叫“下夜”。有些地方把这种餐制叫做“扁担饭”。

这种餐制,两餐间的跨度太长,清早那一餐更是拿空了一夜的肚子等饭,越发难熬。于是便有些人家在早饭之前弄点吃食聊作垫补,在两餐之间也吃点东西意思意思。这两处垫补,武汉人把它叫做“过早”、“过中”,其它地方则叫“早点”、“中点”。

汉口成为大都会,便有老板干脆在清早加一顿稀饭,招收员工时以“一日三餐”为号召。只有那些小夫妻店,直到解放后还是一天吃两餐。“一日三餐”就成了汉口大铺子必备的生活条件。

许多铺子为了稳定员工,那一日三餐还有不少讲究。早餐都比较马虎,都是稀饭。菜也简单,就是榨菜、腐乳、萝卜、酶菜之类交替出现。讲究些的人家,会给每一桌上一盘油条。一盘是多少?一般是三根,拿刀切成一星一点的,堆在盘里倒挺有卖相的。汉口的一切都学上海,上油条时也学上海人那样,往碎油条上淋点酱油,算是完成了一盘菜的制作!那时还没兴吃馒头,如果上了馒头,那多半是要挨骂的:“个杂种,大清早哪个吃这种干家伙吵!”

几乎所有铺子都这么上早餐,讲究只讲究在中晚餐上,因为那叫“正餐”。

一般铺子,正餐是两荤两素一个汤,通称“四菜一汤”。谦祥益一类的大铺子则是六菜一汤。

那些明白老板是很关注正餐质量的,他们隔三岔五会去厨房看一看,会嘱咐大师傅,“菜要够吃,起码要让别人把三碗饭咽下去吵!”遇到好“打夹账”(克扣菜金)的大师傅,他们会打招呼:“注意一下伙计,你要把我的人吃跑了,我是不得让你有好灶过年的哟!”他们晓得,要想职工稳定,一日三餐也是留人的招数。

有的老板喜欢小抠门,在四菜一汤上也要耍奸打猾,酶菜炒肉吃到盘子翻身也吃不出肉来,吃鱼是有鲢子不买草鱼,有小鱼不买大鱼;有时把死得烂穿了肚子的鱼便宜买回来,用盐一染也算一个荤。这样的铺子一般就留不住人。

初一、十五打“牙祭”也是汉口商家的习俗,那些宽和的老板会在晚饭时上一点酒,以示隆重。也有些不开眼的老板,会在大盘子底上垫一个倒扣的小碟儿,好尽量把荤菜少装一些。他们的员工一筷子戳到了盘底,立马就会说风凉话:“哟,个杂种,老子的运气来了,吃不到肉倒一筷子戳到个古董呢!”

许多老板是把家眷安排在铺子里住的,他和家人的伙食也就和员工一起安排。一般的老板都会让妻室儿女和员工吃一样的伙食,子女放学回家晚了,却不许单独留菜,更不许另做好莱。

有的老板会让管事和当家店员跟自己同桌吃饭,算是一种礼遇。有时管事某件事情处理得很漂亮,老板便会放上一点酒:“来,管事的今日辛苦,我犒劳你!”

在这种店子做事的员工,最喜欢老板来客,因为老板为客人加菜时也会给员工一份,老板算的是即令如此也不比上馆子贵,员工则是轻巧地又打一回“牙祭”。

如果有某一阶段生意特别火爆,老板还会另外掏钱,加酒加菜,提前打烊,犒劳大家。

猜你喜欢

正餐铺子汉口
减肥
良品铺子包装受众消极感知因素的挖掘与修正
《汉口北》
糖果兔
学译致用的日汉口译教材与教学思考——以留学生日汉口译课三种常用文本为例
心甘情愿,掉进零食的陷阱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承诺,不过是甜品
承诺,不过是甜品
妖妖的手工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