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教学初探
2013-04-29邓承瑜
邓承瑜
摘要:英语作文作为一种检测学生英语综合和应用能力的手段,如果教师从“说、听、读”这三个方面着手去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作文
英语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发展“写的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写”作为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是为外语教师所公认的。但同时,广大外语教师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英语教学中的“说”与“写”
在写作上,人们多注意阅读和写作方法的训练,而忽视说与写的关系,忽视说对写的影响和作用。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学生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渠道通常是口头形式的交流。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口头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书面的结构和措词。大量研究同时也表明,忽视说的能力的培养,会给写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现有条件下,学生说的能力要靠加强课堂活动来培养;要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营造课堂交际的氛围,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间或学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全体讨论和分组讨论等。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态度和测试,表明课堂上学生更喜欢把谈话当作工具来练习。小组讨论无疑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谈话机会,因而非常有效。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谈话中互相启发,共同构思,使思路更开阔;这也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讨论再定稿,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写作的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的“听、读”与“写”
(1)“听、读”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最大的语言输入。它不但增加学生接触语言机会,同时也可丰富其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这一点对强调“说、写”过程中使用的“得体性”至关重要。
(2)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量时,信息输出才成为可能。英语写作中最突出的难点是写作内容的贫乏和思路不畅。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应重视内容挖掘技巧的教学之外,还需通过大量的听、读积累相当的语言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觉得“有话可说”。
(3)如果说“读”是信息的摄入,那么“写”就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写”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提炼,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的素材的集散地,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因此,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形式的写的能力训练。
(4)将听力理解与作文技能两部分结合起来,将写作限制在特定情景中,它不仅能提供给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估,检查其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还能检验他们能否写出符合文化习惯和特定情景要求的文章。
英语作文作为一种检测学生英语综合和应用能力的手段,如果我们教师从“说、听、读”这三个方面着手去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相信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