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歌唱中的语言艺术

2013-04-29孔庆廷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8期
关键词:吐字咬字语言

孔庆廷

【摘要】歌唱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在歌声中,“情”是歌的灵魂,“字”是“情”的传递,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能直接地与听众产生共鸣与交流,这更是歌声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语言;咬字;吐字

歌唱在音乐艺术活动中,是最易被人们理解、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歌唱优美的行腔中含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使人一听就知情明意。歌唱艺术是语言和音乐两者相结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综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通过艺术的咬字、吐字、归韵、收声和旋律的完美结合,深刻、形象地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歌唱是语言的艺术载体,是人们为了表达其思想感情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目的是让听众从优美的歌声和清晰的语言中明确歌曲中的内容、思想和情感,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一、歌唱语言的重要性

歌唱是塑造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用音乐化的语言来打动观众的心。语言既是歌曲创作的依据, 也是歌曲演唱的基础。一切歌唱的技巧都是围绕语言这个中心来训练和发挥的。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 历来就讲究歌唱语言清晰动听,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的重要原则, 而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规则的吐字、咬字方法, 是形成我国歌唱艺术有韵味、有色彩风格的主要因素。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提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他将‘字清列为三绝之首”。从以上就可以看出,字(歌唱语言)在歌唱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字不清则情难明,要把情感表达完整,就必须把握好歌唱的语言。

在歌唱艺术中要真正准确地咬字、吐字, 达到字正腔圆, 情真意切, 还必须根据汉语声、韵、调的固有特点, 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势与歌曲的旋律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歌曲的内容恰恰主要通过语言来传达给听众的,失去语言作为基础,歌唱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歌唱最突出的特征是语言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或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例外,从创作到演唱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词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或者已经被创作过的具有典型性的文学语言——歌词。第二是曲作者根据歌词内容所呈现情感画面所创作的既能体现歌词的内容情感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旋律。最后是演唱者通过对歌词理解,用歌声把语言生动的演唱出来。

以上论述表明任何科学的发声方法都必须是能完全表达歌曲内容的方法,都必须为歌曲内容服务,说明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二、歌唱语言的准确性——咬字、吐字

(一)咬字、吐字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我们汉民族的语言是以普通话为主 ,不少人认为只要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歌唱中的语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 ,歌唱的语言要受发声方法和旋律节奏的制约 ,因此无论是用何种语言来歌唱 ,它都与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存在诸多的差别。

咬字不清,吐字不明,有如钝刀杀人。此谚意在强调京剧表演中唱念台词必须字音清晰。所谓字音清晰,就是要做到四声准确,吞吐有力,声母、韵母清楚,从而使台词每个字的字音都清晰可辨地传到剧场各部位的观众耳中。咬字不清、吐字不明二短句的含义相同。此谚从反面提出问题,尖锐地指出了唱念台词如字音不清,则必然极大程度地损伤表演的美感,也会严重地破坏观众的审美情绪。而要做到唱念台词字音清晰,不是一个孤立的读音问题,而是正确处理读音同唱念中的旋律与节奏的关系问题,即在唱念中不论旋律多么曲折委婉、节奏多么快速多变,都必须坚持字音的清晰度。有的演员孤立池强调唱念字音的清晰,而使唱念书的音乐美受损,则不可取。

那么,要把这美好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自然需要歌唱方法来帮助实现。这歌唱方法又是什么样的歌唱方法呢?就是要有良好的呼吸,正确的歌唱姿势、口腔状态,积极兴奋的情绪,完美的共鸣,还有什么钢铁喉头等等一系列的所谓科学方法。这些凡是一个学声乐的人都会说,至于做不做得到那且不说。可是在这所谓科学的方法当中,很少人会去提到歌唱的语言,更少人人会重视语言。在平时的训练当中,绝大多数的教学都只注重声音的训练,而去追求一种在他们看来很科学的声音。不知他们是否想过这声音是否符合咬字吐字的要求。我见过很多学习声乐的人,他们的声音都很好,可是他们一味的追求声音的共鸣,却忘了歌唱的根本要求,不能把字完整的说清楚,常常出现音包字,字包音,把字给吞了的情况。而有的又是把字说准了却没有了声音。这些都是没有把字和声音完美结合的表现。

(二)规范的咬字、吐字

好的说话能促进好的歌唱声音的训练。那么说话当然是要状态去服从字,而不是字去服从状态。平时我们说话都是什么样的字要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的生理机能就自然的配合字。难道是先把状态做好了再去说话吗?那不累吗?那还能正常而自由的交谈吗?在歌唱时如果我们预先把状态安放在那里,那么在你开口唱时你所摆的位置状态难道就是你开口唱时第一个字所要的状态吗?我想大多不是。所以你摆在那里的状态一定会为了去咬那个字而发生改变。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先把状态摆在那里让它僵硬呢?为什么不能在字需要的时候去自然打开自由的运用呢?很多人就是把一个所谓的口腔状态僵硬的摆在那里,等到歌曲内容需要的时候却什么也表现不了了。

规范的汉语语言的咬字、吐字主要是依据汉语语言的五音、四呼、四声、十三辙而来的。这也是语言训练可遵循的规律,我国传统京剧艺术对语言训练有一整套方法,其保贵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到歌唱语言的训练中去,但是,由于歌唱风格、行腔、曲趣均有别于京剧,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只有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才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作为一名歌唱者,就要做到在唱、念中字音清晰、声灌满堂,能把台词的字音念准、唱准。其中,首先就得把每个字的四声、出声、归韵弄清楚,否则嘴上的功夫即失去用武之地,其次则要根据字音的不同,弄清每个字在四呼(开、齐、合、撮)、五音(唇、齿、牙、舌、喉)、反切(声母和韵母的组合)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唱、念每个字的口腔形态、发音部位和吐字——归韵——收音的方法;再次,是掌握种种唱、念技巧,使台词出口时具有一定的声音美。

(三)歌唱语言训练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歌唱中,切不可孤立地讲求咬字和吐字的规律。咬字和吐字的规律不过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之一。它的目的是要求更清晰更有效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容实质。

2.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情绪和风格,咬字和吐字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抒情性的作品,咬字吐字就应该清晰而柔和;雄伟壮阔的作品就应该强调声母,并尽力保持韵腹和韵尾的结体的连贯及字与字之间的衔接。

3.歌唱者一切咬宇和吐字,都不能离开气息的支持和声乐方面有关器官的动作来配合而产生。这两个方面必须很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声乐作品的艺术再现,不仅需要优美动听的音色,还需要咬宇和吐字的清晰准确。

三、歌唱语言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是歌唱艺术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它受到语言、语体、语境、语势、音节以及词汇和词义内部系统的关系等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各民族的不同语言特征,便产生了不同声乐风格色彩。就中国而言,就有80种以上的语言,主要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等语系,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一般比较常听到的有汉族语言、藏族语言等。

汉族语言是汉藏语系,是具有多种声调的单音节语言文字系统。单音节即一字一音,每个音节。而藏语属于辅音音素型的拼音文字。有30个辅音字母和四个元音符号。发音部位多处于口腔最前位置。这些不同的语言也在歌唱上也表现出了不同风格的音乐,藏歌光丽优美,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四、结语

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把语言的含义表达出来。要想成功地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必须做到清晰的咬字吐字,再加上完美的声音,这样才能使感情的倾吐做到真实,才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唱

【参考文献】

1、余笃刚. 声乐艺术美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冯长喜. 论歌唱艺术中的“字正腔圆”.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2009

猜你喜欢

吐字咬字语言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语言是刀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