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分析
2013-04-29郭丽
郭丽
教具是幼儿园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用具,教具准备是否充分,运用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具可分为自制教具和专业教具,这两种教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必然的差别,主要取决于教具使用的过程,即教师是否充分有效利用了教具,教具的作用是否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分析教具使用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装饰观赏,轻探究操作
很多幼儿园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废旧利用,常常把制作教具视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甚至在检查评估教师工作时,将教具制作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要求教师制作教具时不仅要创意独特,构思巧妙,而且还要制作精美,利于教学。按照这种标准,很多教师为了达到上级要求,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教具制作方面,至于做好的教具是否真正起到了启迪幼儿智慧、激发幼儿想象力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这些看似精美的教具确实达到了吸引眼球、赏心悦目的作用,但其操作价值往往比较缺乏,有的仅仅就是为了观赏和装饰,发挥不了幼儿动手探索、进一步探究和发现的作用。这样的教具其利用率是比较低的,往往变成了摆设,很难发挥教具应有的功用。
2.教具呈现时机不恰当
教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在恰当的时机呈现给幼儿,在合适的时机给幼儿以演示,在关键的环节让幼儿动手探究,这样才能使教具得以充分利用,显示其辅助教学的功能。但在观察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学活动之前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具,其利用时间非常有限,呈现教具的时机存在很多问题。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手偶、头饰等物品,在导入环节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呈现3~5分钟后,便不再出现。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准备的“磁铁娃娃”教具,仅在教师示范的环节给幼儿进行了演示,其后便不再呈现该教具,幼儿没有进一步探究的机会。其实,一种教具在一节教学中是可以反复利用的,只要呈现时间恰当,不仅不会使幼儿厌烦,而且还能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
3.教具数量种类过多或过少
许多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准备的教具种类数量越多越好,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兴趣的作用。其实,教具数量种类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教具功能的发挥。数量种类过少,教学过程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具种类数量过多,又会使幼儿应接不暇,陷于混乱。教师忙于呈现每种教具,不能深入利用每件教具。因此,准备多少教具应视具体教育内容和幼儿实际情况而定。教具较少,但在恰当的时机呈现给幼儿,并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究,也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4.流于形式,利用率低
教具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利用教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教具的使用有时却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很好的利用效果。有些教师认为,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多利用各种花哨的教具来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具的适用性和效果却很少考虑。基于这种思想,对教具的使用仅仅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谈不上教具的适用性、适宜性、科学性、使用效果等。
二、影响教具有效使用的因素
1.“教具观”狭隘
“教具观”是教师对教具所持有的看法和观点,有什么样的“教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具利用方式。很多教师把教具理解为“教学过程中用来辅助教学或提高教学效果的物品或工具”。坚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只看到一些“物”的东西,如教科书、实物、标本、图表、模型、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而从广义上来说,完全可以把教具看成教育手段,从教育手段的角度来审视周围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只要能够起到教育手段作用的东西,都可以当作教具来使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具应该是无限丰富的,而那些“物化”的教具只是教育手段中的一小部分。教师应扩展眼界,从教育资源的视野去看待教具,会有更大的教具选择范围,其使用方式也将变得无限多样。
2.没有很好地把握幼儿教育规律
教具怎样利用才是最有效的,这是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究的一个问题。而探究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很好地把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如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发展阶段、动手操作方式、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模式等。只有对这一系列问题理清摸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幼儿学习特点,不失时机地利用好一切教育资源,使儿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新教师,往往对幼儿教育的规律难以真正理解和把握,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具使用不充分,呈现时机不恰当,利用率不足,没有真正发挥教具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
3.缺乏制度保障
很多幼儿园缺乏教具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有些幼儿园虽然制定了教具管理制度,但却没有怎样利用教具的条款,这使得教师对教具的使用随意性比较大,想用则用,不想用则不用,想怎样用都由教师个人意愿决定,这就导致教具的使用情况完全因人而异,没有一定的准则。因此,应当从制度上对教具的使用加以保障,有必要对其使用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师在利用教具时从盲目随意的状态中得以解脱,更好地获得教具使用方面的指导。
三、有效使用教具的策略
1.合理安排,优化选择
教师应在每次开展教育活动前,认真考虑教具使用的问题,真正做到合理安排,优化选择。要认真筛选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儿童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教具,全面考虑教具的呈现方式、演示时机、幼儿操作过程等问题。在教具种类和数量上做到多而不乱、少而不单。认真研究每种教具的使用方式、性能特点、适宜程度等。真正做到选择的教具不是最贵的、最美的、最复杂的,而是最智慧的、最合理的、最便于幼儿探究的。
2.适时呈现,科学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对选好的教具加以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教师应对每种教具进行合理规划,什么时候呈现哪种教具,如何进行演示和操作,安排多长时间由幼儿自己探究,如何进行科学的引导等问题都是需要教师全面考虑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具的使用,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操作和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具的功能。教师应从一节教学活动的导入开始,直至结束部分,始终把握好教具的使用程序,井然有序地开展每节教学活动。
3.转变观念,扩大范围
教师还要不断转变观念,对教具进行全新的认识,用现代教育观念和思想去解读教具,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扩大教具选择的范围,给教学活动以新的气息。在运用教具时,教师的视野应从“工具”或“玩具”扩大到一切“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从“显在”和“潜在”两个维度探寻可供利用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人、物、环境、空间、时间,等等。使各种有利于教学的媒介都可以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真正的“教具”。
4.建立制度,统筹规划
幼儿园应从全局出发,建立教具使用的相关制度,对教师利用教具开展教育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确保教具的合理充分利用。不仅要通过制度保障,使教师对教具的利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还要引导教师理性地看待教具,不盲目跟风,不依赖教具,不滥用教具。使教师从课程设计的角度,科学选择、合理利用教具,真正达到以教具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具是幼儿园教学的必要手段,合理利用教具有助于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具的价值,反省教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思考原因,寻找对策,开阔眼界,积极改进,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而合理地利用教具。
【注: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2011年院级科研项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具使用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YK1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7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