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
2013-04-29曹君红
曹君红
摘 要:事业单位收入的分配会影响单位职员对于工作的态度,针对不同的事业单位制定的具体的考核体系对于工资改革的顺利实施有重要作用。绩效工资改革需根据行业特点来选择管理方式以满足行业与企业本身的内在要求。如较小事业单位可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到改革实施中。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改革 目标管理
一、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部门公务人员众多,收入分配的大锅饭势必影响职员的积极性,从2009年起国务院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实施绩效工资[1] 。绩效工资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人员的有效竞争,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但是,事业单位职能类型差异大、工作人员数量多、收入渠道来源广,如果不能做到在绩效工资改革方面的相对公平和公正,很可能实现不了改革的初衷,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不同于企业纯为利润,具有公益性,因而,如何根据行业特点、岗位职责、拨款来源渠道的不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符合行业和岗位特点的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顺利实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历程
1.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由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年龄工资,岗位工资,奖励工资。[2]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在《资本论》中阐述了绩效工资的理念。[3]在马克思看来,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员工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来支付工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主要形式有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计件工资将雇员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其基础是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
绩效工资的基本特征是将雇员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绩效工资制的主要优点是;一是有利于雇员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将激励机制融于企业目标和个人业绩的联系之中;二是不断改进员工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三是甄别、获取并保留高绩效员工,突出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提高雇员的凝聚力。绩效工资体系的缺点主要是:一是在对绩效优者奖励幅度过大的情况下,易造成雇员瞒报业绩的行为。二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绩效工资是由单位领导发放,会导致领导权力过大,从而引发严重的腐败行为。
2.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历程
“事业单位”最早出现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4],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第252、411号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事业单位定义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004年修订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事业单位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依靠财政或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事业单位根据经费来源渠道差异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执行政府政策的执行性事业单位,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第二类是大部分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又可细分成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为全额拨款,而如果是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国家将根据事业单位的盈利收入情况实施差额拨款,差额部分由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第三类是经营性事业单位,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完全自收自支。
建国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先后经历了四次改革[5]:1956年建立了等级工资制。 1985年建立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同年10月起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以职务和级别为主的职级工资制。在事业单位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行业自身特点的分类工资制度,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脱钩。事业单位工资制包括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体育津贴与奖金制和工人工资制等五种类型。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2006年7月,第四次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根据2006年1月起施行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旨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要点
1.目标管理法
从实践出发,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过程中可采用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法。该方法于1954年由彼特·德鲁克教授首先提出来,现已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绩效管理办法。目标管理首先将由组织中的各级人员共同讨论并制定绩效目标及评价标准,再将组织绩效目标具体展开,为组织每个成员、每个层次的组织规定行为的方向和激励,同时又使其成为成员、自组织工作绩效的评价标准。
目标管理的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6]第三阶段完成后循环进入第一阶段,重新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目标管理法一般不适用于结构复杂的组织,却适应于规模不大,管理结构简单的事业单位,比如动物园这种规模较小的组织可以用一个统一的目标进行管理。
2.规模较小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步骤——以广州市动物园为例
第一,建立考核机构,以广州市动物园为例,建立由组织所有成员选出公道正派具有公信力的员工,结合单位行政管理机构,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统揽全局,并负责指导具体工作。
第二,明确工作目标与考核内容,并设置评分标准与权重。根据事业单位上级主管机构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组织中各级人员的讨论来确定考核的内容。以广州市动物园为例,绩效目标包括三大指标:一是部门管理,包括制度管理、党建、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作风纪律、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爱国卫生、节能降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全局性工作。二是业务质量,包括工程质量、动物繁殖率、获奖创优、动物死亡率、动物生病率、绿化质量、门票销售量、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卫生质量、工作态度、服务意识、管理水平、履行岗位职责和创新工作情况等。三是经济效益,包括创收任务完成情况、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等。
第三,将年度工作目标展开分解到每个具体的员工。以广州动物园为例,个人年度工作目标分岗位目标、扩面目标和综合目标三部分。三项目标按40%、30%、30%进行量化考核。其中岗位目标按照年初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由考核小组对科室进行考核,并由科室考核到个人。满分为100分,按完成当年本单位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得满分;超额完成任务的酌情加分;未完成任务的按扣分标准减分。扩面目标将被考核对象岗位目标以外整个团队或单位的任务分解到个人的任务目标。每年初下达每个工作人员的扩面目标,按实际完成情况兑现。
第四,确定绩效工资考核方式。岗位目标考核标准由考核小组对各部门、科室岗位目标的考核,采取分项积分办法进行。扩面目标考核由考核小组对各部门、科室工作人员扩面目标完成情况按科室实行分阶段考核,全年统算分值,按各科室实际完成扩面目标任务的百分比计算。综合目标考核标准采用共性目标采取违例扣分法、争先创优目标采取加分法和追加目标采取达标加分法,对完成领导交办的突击性工作及涉及全园面上工作的目标任务,各部门及时记载,年终汇总,报考核小组审核确认,酌情加分,列入综合目标考核得分。
四、结论与建议
事业单位这样的社会组织,其根本目标是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但其现状却有大锅饭之虞。因此,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势在必行。但在具体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事业单位本身的特点,采取灵活而有效的工具推进改革进程。
在绩效工资改革推进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切实地注意到事业单位绩效的核心主要是所应提供的社会公益性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工作绩效的内涵与标准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必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以下两点:
第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必须要根据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特点来选择管理工具与方法,以满足行业与企业本身的内在要求。比如对于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可以将企业常用的目标管理法用于改革实施的过程中。
第二,改革推进工具的修正,比如目标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和企业有很大不同,比如事业单位的绩效既要强调经济效益,也必须要能凸显出社会公益性。换而言之,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必须既能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也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三步实施[EJ/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ldhd/2009-09/02/content_1407339.htm..
[2]张剑.公共政策视域下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J]. 商情,2013 (30):197-199.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85-612.
[4]徐颂陶,徐理明.神圣的天职——中国现代人事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209.
[5]何艳.我国的四次工资制度改革[J].经济研究信息,2007(5):51.
[6]黄桂树.如何利用好目标管理法[J]. 科学时代,2011(12): 15-16.[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