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2013-04-29郭建荣,刘淑琪
郭建荣,刘淑琪
摘要:党的十八大全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形势所需、人民所愿,并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学校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必要性进行探究十分重要。
关键词: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形势所需、人民所愿,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学校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思想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养成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习惯,这对让学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使自然受到伤害、物质财富增加的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是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在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已经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当今,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愈来愈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显著标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经济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生态文明不会自发产生,而是在人们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激化而产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经过培养和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生态文明科学知识素质、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生态文明法制素质、建设生态文明能力的教育实践过程。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渠道,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统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必须协调,形成经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的态度,树立新的现代文明观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是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的成员,树立人与人的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树立这种新观念需要加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社会成员受生态文明教育程度有关。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素质也有所提高,但与现代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依靠足够教育、具有较高文明素质的社会成员去实现,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资源、维护人与社会的和谐。学生时代是思想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发展必须服务人、造就人,教育是造就人的最根本途径。学校教育从保护环境的教育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到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对环境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发展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为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扩充和深化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过重的严峻形势。环境状况的恶化,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处理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还需要具备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学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场所,学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形成从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到高等教育中的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专业教育和大学非环境专业的生态教育,不仅为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提供了研究平台,而且也是培养环境专业人才和具备生态文明素质人才的摇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环境意识和环境技术的人才,而是具备生态文明科学知识素质、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生态文明法制素质的综合人才,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观念的转变,这是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及恶化使人类社会重新思考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要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主要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主阵地。
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采取多种方式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需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和目标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方法和参与经验,而且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和审美方面的思考,促进人们对于生态环境态度与行为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活习惯和智能,多在20岁以前形成。而青少年具有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等特点。如果他们在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环境意识并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成年之后就会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对各种计划、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研究,从中选取最佳方案。
五、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西方环境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价值以及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确立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思想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可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途径。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我们当代生态文明教育中主张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为人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伦理思想,研究它们也就是对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丰富。我国的生态教育从幼儿园的热爱自然,热爱动植物的教育到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到高校德育教育,这些都为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主体和支柱,我们需要的是合格接班人,最基本的是要有全面健康的人格的人。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通过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人格,并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不仅依存于自然界,而且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和其他成员应该和谐相处。从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到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强调人与自然、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2-12-28.
[2] 邓玲.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N].光明日报,2013-01-23.
[3] 十八大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2-11-08.
[4] 黄承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任务[N].人民日报,2012-08-20.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for Schoo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gress
GUO Jian-rong, LIU Shu-qi
Abstract: At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Hu Jintao speaks of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gress in his report and requests that it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all aspects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advancing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progress. He considers it as the needs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wishes of the people,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the report, he especially emphasizes that we should increase publicity of and education in ecological progress. Schools are very important places where education in ecological progress is carried out. Our research is just on the need for school education in ecological progress
Key words: school education in ecological progress; promoting eoological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