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29刘亚梅
刘亚梅
摘 要: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在标准、内容、过程、考核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融入度很低,影响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及就业水平,因此应实现职业资格标准与实践教学内容一致、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同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课程考核同时、职业技能鉴定环境与实践教学环境同境,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 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
一、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物流专业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期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院校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发挥职业技能标准在院校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材和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院校鉴定管理平台的推广使用,加强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严格执行考评回避制度,提高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研究制定过程化考核办法,促进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可见,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改革。
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特别是操作层面的物流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缺乏,因而应大力发展高职物流专业教育,培养出既有理论水平,同时又有实践操作能力,双证在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物流专业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是人才市场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特性的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有利于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密切配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而且许多学校面向校内学生开展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但是,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更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其纳入整体教学工作中,存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与职业技能鉴定不统一;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涵盖职业技能鉴定内容,教学内容理论课时多,实训课时少;实训条件不能满足职业技能鉴定需要等问题。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1职业资格标准与实践教学内容不统一
高职教育作为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应该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之中,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企业需求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者发展目标的融通,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完成学校专业学习内容之外,往往通过校外培训机构职业资格培训取得物流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部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已将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引入教学,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等相关职业标准内容嵌入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程度不够。课程标准不能适应职业标准的要求,毕业证书就无法与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融通。要想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就要将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就要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就要重构课程体系,以达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要求。
2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教学过程相分离
在职业技能鉴定中,更注重对操作技能的考查和审核,而在实际的物流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过程中理论讲授部分所占比重较高,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目标不符;另一方面,当前职业教育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工学结合,应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实践教学进行相互衔接。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每一个单元教学模块具体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实现培养目标;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创设仿真环境,引进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岗位上培养和锻炼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以及竞争意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之能较快地适应企业和管理。
3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考核各自独立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方式是标准参照考试,是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职业标准来命题;而高职教育是以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命题考试,不具有国家标准意义的针对性和统一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无论是否引入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在考核方式上均为独立的,并未将两种考核有效结合。以我院为例,学生要经过两次考试,一是通过在校专项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二是在职业技能培训后还要通过国家统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通过校内考核获得毕业证书,通过国家统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方式既造成学生的负担,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要将学校的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有效结合,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把职业资格证书的一次性的、终结性的考评转变为过程性的、形成性的考评。
4实践教学环境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不匹配
为达到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必须建设足够规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应配套、按需配置;具有数量充足、设备适用的工位,能容纳本专业一届学生数量的1/2,高档设备应能容纳本专业一届学生数量的1/3;将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训,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采用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使学生受到接近实际情境的训练。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为了满足顶岗实习的需要,为保证校外基地的稳定运行,必须使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接受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师要有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均建有相应的实训室,但规模不一,有的规模较小,不能适应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有的规模虽然很大,但并未被职业技能鉴定充分利用,既造成实训资源浪费,又不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总之,应使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避免资源重建浪费,可开展校际、校企联合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实现资源共享。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又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加大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势在必行。
三、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途径
研究国内外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根据高职学生认知规律、职业能力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使职业资格标准与实践教学内容一致、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同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课程考核同时、职业技能鉴定环境与实践教学环境同境,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1实现职业资格标准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入性
组织专业教师、部分企业人员、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物流管理专业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要求进行详尽的剖析,分析“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等相关职业标准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点,在此基础上,对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该专业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之中。把每一个专业课程分解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模块,通过完成每一个单元教学模块具体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课程的整体综合培养目标。
2实现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的同步性
实践教学过程就是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以“全真+仿真”的实践教学模式为途径,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仅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真正实现将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融入到实践技能之中。在实践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为主,以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为主,教学内容涵盖“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等相关职业标准中相对应专业知识要点和操作技能要求,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同时同步。
3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课程考核的同时性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分为两阶段,即中期考核和终结考核,各考核均与课程考核合二为一。中期考核是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中通过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考核学生独立地完成完整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完成每个考试任务的过程中完成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不仅重视行动的实施阶段(操作),更强调学生独立的对工作进行计划、分析和反馈。综合技能训练的考试现场就是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场,综合技能训练的成绩直接采用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成绩。
4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环境与教学环境的同境性
在现有物流管理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建设标准完善其功能,满足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并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中大规模使用该设施设备,提高使用率;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之与校内实训基地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任务,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供有力的保证。
总之,通过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施,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推进就业。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其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接近,进入到企业后可直接上岗工作,减少甚至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使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永富基于双证融通的广西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 (4) : 163 -165
[2] 王新年,邢雷实践教学与技能鉴定一体化运行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2 (6) : 160 -162
[3] 张报山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对接浅析[J],职业,2012 (4) : 168 -169[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