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无珠”正诂
2013-04-29邓明
摘要 文章从词义训诂和眼睛观察事物的原理两方面说明“有眼无珠”的“眼”指眼珠子,“珠”指瞳人,“有眼无珠”表示有眼珠子却没有瞳人,比喻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关键词 眼珠 有眼无珠
邓明,山西省语言学会会长,晋中学院副院长、教授。
“有眼无珠”作为成语人所共知,在词义训释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异议。一般成语词典或不解词,或把“珠”注为“眼珠子”,把“有眼无珠”串译为“有眼睛却不长着眼珠子”。《汉语大词典》则既不解词,也不串译,而是径直释义:“比喻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中文大辞典》《大辞海》等大型辞书略同。其实,注与不注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把“眼”理解成眼睛,把“珠”认定为眼珠子。这种传统的解释是否就是确论,本文拟通过考察“眼”和“珠”的词义、“有眼无珠”的变体以及眼睛观察事物的原理,试图对“有眼无珠”作出合乎事理、近于故训的解释。
“眼”字晚出,始见于战国文献。宋·戴侗《六书故》:“合黑白与匡谓之目。”“眼是珠子。”明确地区别了“目”和“眼”的意义,即“目”泛指眼睛,“眼”特指眼珠子。王力先生也曾反复强调“眼”本义是眼珠子:“‘目是今所谓眼睛,‘眼是今所谓眼球(眼珠子)。眼是目的主要组成部分。”[1-2]《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大呼,所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抉眼”与“决眼”义同,均指抠出眼珠子。《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去眼”指挖出眼珠子。宋·罗烨《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眉来眼去,魄散魂飞。”用眉和眼传情,自然是靠能够转动的眼珠子。“眼”也用来泛指眼睛。《说文》:“眼,目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毫毛而不见其睫也。”《颜氏家训·涉务》:“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此两例意思大同小异,“眼”、“目”互换而意义不变,足见“眼”“目”同义,都用来统指眼睛。《后汉书·董卓传》:“次凿其眼目,以镬煮之。”“眼目”同义而连用。
“珠”本指珍珠。珍珠又小又圆,光滑明亮,所以后来泛指像珍珠一样的小而亮的球状物。眼珠子具有珍珠的特征,所以也用“珠”表示眼珠子。《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梁丘子注:“明珠,目也。”此“目”非表示整个眼睛,而是专指眼珠子,因为“珠”前加“明”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明珠”是指眼睛中具有明亮特点的部分——眼珠子。《水浒传》第三回:“(鲁达)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稜缝裂,乌珠迸出。”因为“眼稜缝裂”,导致“乌珠迸出”,这迸出的乌珠一定是整个眼珠子,因为眼珠子上有发亮的黑晶体,所以称为“乌珠”。书面语称“珠”,口语则多称“珠子”。“珠”(珠子)还用来特指眼珠子上的瞳人(仁)。《玉篇》:“瞳,目珠子。”《玉篇》:“睛,目珠子也。”《广雅·释亲》:“珠子谓之眸。”“瞳”“眸”表示瞳人素无异议,“睛”本指瞳人也有专论言及,[3]既然“瞳”“睛”“眸”都能用“目珠子”(珠子)诠释,足见“珠子”也可指瞳人。成语由于四字格的特殊要求,“珠子”也可省称为“珠”。要之,瞳人单言曰“瞳”曰“睛”曰“眸”曰“珠”,复言则曰“瞳子”“眸子”“珠子”。加“子”者,《释名·释形体》:“子,小称也,主谓其精明者也。”
通过考察“眼”和“珠”的词义,我们知道“眼”和“珠”都有泛指和特指的不同意义。着眼于泛指义,“眼”可指眼睛,“珠”可指眼珠子,“有眼无珠”自然可以解释为“有眼睛却不长着眼珠子”。着眼于特指义,“眼”可指眼珠子,“珠”可指瞳人,“有眼无珠”当然可以理解为有眼珠子却没有瞳人。这是否意味着两说皆通呢?答案是否定的。其一,从事理上来看,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光线通过瞳孔映入眼内的结果,也就是说眼睛观察事物的功能是由长在眼珠子上的瞳人决定的,所以只有把“有眼无珠”解释为有眼珠子却没有瞳人,才合乎眼睛观察事物的科学原理。其二,从成语的源头流变来看,“有眼无珠”语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其变体一作“有眼无瞳”,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你恋酒呵,多败少成;你恋色呵,色即是空;你恋财呵,那财中隐凶。都只因气送了人,到底成何用。谁知你有眼无瞳。”又作“有眼无睛”,明·冯惟敏《纪笑》词之三:“有眼无睛,可曾识好人。侧耳听声,强将假当真。”“珠”与“瞳”“睛”异文而同义,“瞳”“睛”皆指瞳人,则“珠”也当指瞳人。
综上可知:“有眼无珠”的“眼”指眼珠子,“珠”指瞳人,“有眼无珠”当释为:有眼珠子却没有瞳人,比喻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力. 王力古汉语字典·序[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王力. 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序[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5.
[3] 邓明. “睛”字本义小考[J]. 天津师大学报,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