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2013-04-29崔富兰
崔富兰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会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普遍存在假、大、空的现象,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参与实践过少,大多来自于书本知识,这严重局限了学生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当然写作时就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内容空洞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应当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和表达生活呢?尤其面对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我就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积累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教育
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
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作文讲评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讲读教学中,还要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不足,使他们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学生们普遍认为,在讲读教学中结合课文讲评作文,自己学有榜样,改有目标,能不断提高学习课文和练习作文的积极性。
二、开展活动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写作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在为文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1、组织辩论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的选题是自由的,教师帮着选出一些题目,学生自己去确定一个。这种活动关键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让他们查阅书籍,或询问老师以获取相应的素材,并拟定初稿。辩论时可先小组内进行,再从中选出几组到班上交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辩论会后再让学生写写感受。
2、适时开展艺术活动。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把课本中死记硬背、抽象的内容通过演故事剧的形式,使之生动活泼,具体形象起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作能力。
3、办手抄报、板报。学生办手抄报可谓是增强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很有裨益。这个过程融进了学生很多的精力和智慧,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如同说话一般,达到不吐不快。
三、 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农村学生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得有广泛的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四、写作还要讲究写作技巧。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 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技巧三: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四: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