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粗放,房地产业必由之路

2013-04-29刘璐

投资客 2013年8期
关键词:小企业香港企业

刘璐

曾几何时,房地产被认为是一种粗放型的、低技术含量的、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看来,你可以不懂设计,你可以不懂工程,你可以不懂营销,什么都不需要懂,只要你有钱,甚至钱都不需要,只要有“关系”,你就可以做房地产。2004年以来的这一大波行情,成就了房地产这个行业,也成就了很多开发企业。在最疯狂的时候,只要你能拿到地,你就能赚钱,唯一的差别就是由于买地价格有高有低而造成的赚多赚少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状况已经相当严峻。根据最新的调研成果显示,目前国内10%的家庭拥有着近85%的家庭财富。而这部分拥有超强购买力的群体目前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虽然从整体来看,市场的长期主体是改善和投资性需求。但受到限购令的影响,当前的市场主体暂时只能为刚需。和刚需谈过多的生活理念和营销概念,其用处可能会非常有限。

除了对房地产企业之间理想主义与务实精神的讨论,据笔者观察,房地产市场上的大企业与小企业,以及专业公司和项目公司的对比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先看大企业与小企业,他们的区别不仅仅是规模。大企业往往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也会有更长的视界,所以其考虑问题不是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来的,而是立足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优化(经济学上专门有个研究工具叫做动态优化)。因此,大企业往往需要维持较稳定的土地储备、开工项目、现金等的配置,而小企业的资产组合则往往更具波动性。因而,大企业是不会因为当前行情不好就完全不拿地的,他们需要维持一个合理的土地储备的库存水平。而且,拿地本来就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活儿,行情胶着的时候不储备点地,难道又等到行情火爆了再高价去抢?近期全国土地市场的回暖,这可以提供一种解释。

再来看专业公司和项目公司,他们主要体现了一个长期和短期的区别。专业公司长期扎根行业,往往各项成本都能做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体现了经济学上的“学习曲线”。因而其抗风险能力更强,也能够承受短期的亏损。项目公司往往都是抱着“干一票就走”的心态来的,因而其成本不低,抗风险能力也弱,因而会出现时而进入时而退出行业的现象。其实,观察项目公司的多少,往往也能辅助判断这个行业的成熟程度。

此外,在这个复杂的房地产市场中,还有不少很有特色的企业。比如,“金主”类型的九龙仓,近期不断加仓内地房企的股份,体现了其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看好。另外,把房子当作艺术品修的星河湾,也值得研究。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其产品的销量,有待观察。另外更多的企业当前最关注的核心问题,除了销售回款,可能就是融资了。近日,金地宣布拟二度赴港买壳16.54亿港元控股星狮地产,这是继万科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南联地产、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香港收购在港上市的侨福企业后,又一家地产龙头跨入香港资本市场,希望通过收购控股香港上市房企曲线拓宽融资通道。

不论如何,像几年前那样,随便拿块地就能赚大钱的时代可能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对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其实是件好事。毕竟,暴利和拍脑袋就能赚大钱的行业,一定会吸引大量的竞争者,即使没有调控,竞争最后也会导致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和大量企业的退出。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不外乎促使这一变化提前到来而已。往以后发展,房地产业应该是需要精打细算才能过日子的行业了,科学的分析和决策将在这个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猜你喜欢

小企业香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香港之旅
展与拍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