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分析
2013-04-29尹俊
尹俊
按照现代教学法理论,有效的学科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正确认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特点有:(1)鲜明的时代性。由于过去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科学无论在基础研究上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对大家发展有用的化学研究新成果、新进展。(2)坚实的基础性。由于高中教育已经转变为大众教育,化学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塑造化学方面的“专长”,为进一步学习高深的学科理论和从事化学事业做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教育提高全民的化学学科素养。它十分重视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应该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中,采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要求主动进行实验探究。
二、正确看待和合理使用新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保障。
新教材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而编写的,完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不再以知识的逻辑为线索编写,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编写的,并和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直观性、探究性非常强。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工具性和资源性上,是静态的。要想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就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组织。教师可以根据课标结合学生情况和学校实际灵活处理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再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易于学习和接受的内容,变成发展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材以生命活力。
由于新教材对知识的学习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想学,去学。化学教材中,同一个知识点会在不同的模块中出现,但它们的要求不尽相同。
三、有效的备课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师在备课时应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实施集体备课,整合集体智慧,通过同备课组的老师多次讨论交流,形成教学预案。最后,每位老师应根据知识的性质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加工整理完善,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状况、智力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兴趣,学习潜能等因素,特别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备好学生练习,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杜绝练习作业布置的随意性,体现因材施教,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克服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合作交流策略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
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实施新课程目标耳熟能详的核心理念,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指向。要实现有效合作交流,首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认真对待课堂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有吸引力,教学基调适当。问题的难度要适中,策略要有效。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情感和信心的建立可能来自教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和蔼的笑容,一个肯定的眼神,也可能来自一项有效的创新实验课题探究,一个新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一个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有效教学机智。再次,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般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阶段。感知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理解是认知过程的中心环节,巩固是知识联系的加强和理解的体现,应用则是学习的归宿和继续。化学教师如能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应用到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必将得到极大提高。
五、新课程下开展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2.采用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单向“填鸭式”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其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尊重和发挥。他们只是遵照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流程,对所获得的化学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而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理解,这样的知识容易遗忘。而在现今,要求化学课程适应2l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关注“学术性”到重视“社会性”,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且以学生探索为主的学”。在化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上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展现思维过程、暴露其思维障碍、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检测到自己的思维漏洞,并及时调整思维角度,优化学习和解题思维。
3.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有知识杂乱、记忆点多的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要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总之,新课程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富有创新,善于研究,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勇于吃苦,永不言败,新课程教学就会永远富有活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