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理解性输入对附带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2013-04-29刘硕
摘 要: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的概念最初是从Nagy, Herman 和Anderson等(1985)那里提出来的,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很多实证研究。本文主要是运用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来附带习得词汇,其中运用可理解性输入是附带习得词汇,扩大词汇量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一观点已被绝大多数人认可(Hulstijn,2001)。
关键词: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可理解性输入;影响
作者简介:刘硕,(1988-),女,湖南省长沙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1
1、引言
Krahen(1989)曾说词汇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应该从一本字典开始而不是从一本语法书开始。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是如火如荼,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的习得进行了讨论和实证研究。而附带词匯的习得与传统的死记硬背单词区分开来,算是学者们另辟蹊径了。“附带习得”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Hulstijn.2001),随后Nagy, Herman 和Anderson(1985)在研究儿童学习母语词汇中提出来了“词汇附带习得”一词。附带习得最重要的前提是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Krahen(1985)在他的输入假说中指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只有理解输入的知识才能习得目标语。下面笔者就可理解性输入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进行论述和讨论。
2、附带习得二语词汇
附带词汇的习得通常指通过阅读而获得的, Huckin&Coady(1999)认为词汇的附带习得是“主要的认知行为附带产生的结果,没有目的性,这种认知行为就是阅读。”词汇的附带习得对有意学习而言,是一种无意的行为,有意的学习词汇是指学习者对单词进行死记硬背,而附带习得词汇是指学习者在阅读时注意力不在背单词上而是在理解上下文的意思上。张宪在《自然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中,通过实验表明,专注于意义的自然阅读有助于词汇附带习得。在他看来自然阅读主要是为学习者与词汇的接触提供机会,只有接触了词汇的部分知识,与注意、运用、理解需要等因素发生交互作用,就可能导致某些知识的完全习得(张 宪 亓鲁霞,2009)。
3、可理解性输入
Krahen(1985,1989)称可理解性输入是基本的环境因素,也是对二语习得做出重大贡献的特别丰富的内在语言习得机制。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包含语言要素的输入要稍稍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通过他的假说,当学习者吸收了高于他们之前已有的语言能力水平的第二语言知识时,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就会自然的提高和进步。这也就是Krahen在输入假说中提出的i+1模式。如果i代表的是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1代表的是学习者将要习得的新知识或新的语言结构。输入假说主张学习者通过理解了i+1阶段的输入从而完成i向i+1水平的过渡。
4、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词汇附带习得的有效途径
词汇的附带习得在广泛的阅读中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习者阅读的过程中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线索来理解文字的意义,除此之外读者本身的年龄,猜词能力,阅读策略和背景知识等也会影响读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说到底还是要理解输入的内容,如果不理解一切都是徒劳。Huckin&Coady(1999)总结了引起词汇附带习得的三个关键条件:第一是阅读可以提供可理解性输入;第二是学习者的注意力;第三是任务需求。毫无疑问Krahen的输入假说为词汇的附带习得做了铺垫,在他的输入假说中指出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可以使习得自然发生。
对于已经学习英语至少7年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现有的英语水平“i”对于普通的英语材料阅读已经完全够用了。要想提高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也就是“i+1”的过程。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的扩充阅读,理解并记录所学的信息,是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的重要途径。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词汇知识被认为是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而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词汇知识的增长(Hulstijn 2003: 349-360)。现在我国广大的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很强烈的,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大学英语的教程学习以及获得了丰富的词汇量,但是都只限于考试而很少真正用到实践中去,如果在课余时间加大阅读量,增大已学得词汇的接触频率将大大提高词汇的长久记忆,而不是为了考试的短暂记忆。
参考文献:
1、李红,田秋香.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J]. 外语教学, 2005年5月第26卷 第3期 p52~56
2、张 宪,亓鲁霞 自然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9年7月第41卷 第4期p303~307
3、Hulstijn, J. H. Intentional and incidental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A reappraisal of elaboration, rehearsal and automaticity [A]. In P. Robinson (ed.).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258-286.
4、Krashen, S. (1989). 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 hypothesi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3(4), 440-464.
5、Yan Wang Approaches to Enhancing Vocabulary Learning in an EFL Context: A Comparative Study. (MasterS thesis). Available from CNKI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