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动”来激活语文课堂

2013-04-29屈彩霞

考试周刊 2013年89期
关键词:采莲梅花荷花

屈彩霞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先让学生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学习。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采莲小船、采莲人,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学生创设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说:“小朋友,你们欣赏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的情景吗?你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中的想法吗?那感觉一定美滋滋、乐陶陶。这节课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诗歌《采莲》,一起去感受湖中采莲的快乐吧!”然后,让学生聆听诗歌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接着,我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为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读出诗歌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演示“微风吹来,荷花、莲子充盈摇摆的情景”。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荷花和莲子“香”的气息,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人,自由畅想湖中的情境和采莲人采莲时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人们采莲时欢快、喜悦的心情。这样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好学的爸爸》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的方式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蝴蝶谷里迷人的景象”一段是理解内容的重点。教学时,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圈划、画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的目标。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发言、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结论比较完整、比较详细。因此,课堂教学时,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展示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进行探究、思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春到梅花山》的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这句话是学生感受梅花盛景的关键,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一位教师在执教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在黑板底部画出一些梅花的枝干。然后,拿出课前用红纸剪出的洒有梅花香水的梅花瓣,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从梅花山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梅花瓣,他们在梅花山开得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你们能把它们在黑板上贴出来吗?”全班同学纷纷出动。你贴一瓣,我贴一瓣。几分钟,梅花山的梅花便盛开到了“黑板上”。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比起静看录像、投影中的照片更让小朋友喜欢,而且印象深刻。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理解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含义,理解了句子,“贴”出了梅花盛开的美妙景象……

四、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对于那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学生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中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学习的积极性呢?我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我还经常给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了进步,由此喜欢上了语文老师,喜欢上了语文课。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学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采莲梅花荷花
九九采莲
不如去采莲
九九采莲
梅花
九九采莲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梅花
荷花
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