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探究

2013-04-29李光敏

科技资讯 2013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职院校管理

李光敏

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并提出了科学确立并坚持标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拓展教育途径等几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教育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40-01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快速普及和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当前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推进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1 大學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入党动机不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直接。当代大学生比较年轻,思想独立多变,极易受利益驱使,急功近利。甚至有个别学生是为了获取党员称号或者实现某种利益而申请入党,把入党作为自己评奖、评优、就业竞争的一个砝码。

1.2 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党支部在发展学生入党时比较重视发展对象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等,而缺乏对思想理论素养方面的考察。有些学生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只要学习成绩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就可以,缺乏自觉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意识。因而造成一些学生党员政治观念淡薄,政治敏感性差,政治立场不坚定。

1.3 理想信念有所动摇

有些党员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缺乏正确地认识,如党内腐败、贫富分化等,对党缺乏信心,信念不够坚定。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也侵蚀着一些学生党员的思想,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出向自私和功利方面倾斜的不良态势。加上大学生党员的经历过于单一,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淡化,责任感缺失。

1.4 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少数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判若两人,大部分同学在入党之前,都能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入党之后却表现平平,前后变化明显。个别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党,在思想上却没有同步,影响很不好。少数学生党员甚至认为,学习好就是能力强的表现,就是“先进”的表现,在政治立场上表现的模模糊糊,在关键时刻不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重影响了党员在普通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1.5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困难

大学生党员在实习阶段,他们人在单位,组织关系却在学校,远离组织和学校,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还有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单位,或者在私营和外企工作,因为没有基层党组织,这些同学就把组织关系继续放在学校。对这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便出现许多问题,例如不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不能按时交纳党费,不能如期转正等。

2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措施

2.1 严格发展体系,做到数量与质量并举

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标准,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相关程序,坚持“政治素养、学业成绩、工作能力、日常表现和群众基础”五大标准的考核体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考察中除了看日常的学习和表现外,还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思想觉悟等方面。

2.2 拓展教育途径,提高党员后继教育效果

各院(系)业余党校除了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端正入党动机以外,还应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党员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拓展党员的教育时空,形成网上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体系,增强党员先进教育的时效性。创设“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帮助一名困难同学,带动一个宿舍,推动一个班级,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采取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座谈会、扶贫捐赠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学生党员在岗位上发光、社会上发亮。

2.3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为学生党员后继教育提供保障

为了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入党启蒙、培养、发展、教育的主体,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按1∶200的比例配齐学生专职辅导员,这是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基本保证。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组织员队伍,解决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人手不足的问题。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生支部书记,让学生在帮助做材料中锻炼成长,让辅导员抽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

2.4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

要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制度,联系制度,考察制度,思想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坚持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支部和个人工作考评之中,使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有制度保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要强调组织纪律,严格考核,强化管理,实行“学生党员承诺制”,学生党员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党员标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善不合格党员淘汰机制,形成动态监管机制,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总之,对大学生党员要严格管理,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素质,使他们能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王冬冬.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大众,2009.

[2]王丽慧.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3]林伟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

[4]李明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4).

[5]王永利,褚衍松.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1).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职院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