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中解读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
2013-04-29张蔚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以及江南大学2011年自主科研计划项目“译语语言文化经典化研究”(项目编号:JUSRP211A79)成果之一。
萨克雷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代表作为《名利场》,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想尽一切办法想进入上流社会的故事,描述了这位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的种种遭遇,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寄生虫和权势者,对当时英国门第森严和金钱统治的冷酷社会现实进行了揭示。通过辛辣的笔调,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及其追随者的趋炎附势、为非作歹的种种卑劣行径和崇尚浮华、尔虞我诈的阴暗心理鲜明地展现出来,呈现给读者一幅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蕴涵讽刺意味的生活画卷。恩格斯曾经指出,萨克雷的这部作品在当时英国小说当中是较为优秀的作品之一,有着不可辩驳的艺术魅力、文学价值和文化历史意义。
一、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复译
(一)文化语境对杨必译本的操纵
关于意识形态,学术界对意识形态和翻译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意识形态能够从多个方面对翻译产生影响,其中有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20世纪中叶,前苏联文艺界流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念引入中国。这一文学观念中政治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文学艺术为政治服务,丧失话语权。很多英美作家的作品能够出版的原因要么是被马克思、恩格斯赞扬肯定过,要么是其创作手法为现实主义方法,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要么是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残酷腐朽的一面;这些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而《名利场》能够出版,就是要得益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肯定和赞扬。在写给拉萨尔的信函中,恩格斯指出:“如果那些文学作品没有艺术价值,没必要费精力阅读,有几本我读过的英国小说,是较为优秀的,比如说萨克雷的《名利场》,虽然有些有着很高的艺术魅力、文学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也没能够深深地吸引我。”马克思在对萨克雷、狄更斯等进行评论时指出:“这些现实主义作家将政治和社会的真相用逼真而动人的文笔揭示出来,就算是将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加起来,也比不上他们所揭露的多。”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于外国文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政治形势和前苏联的影响使我国文艺界对萨克雷的认识有着较大的限制,使得人们更为关注其作品的有关政治倾向的思想内容,同时评论界还指出了萨克雷不彻底的革命性,强调了他对资本主义的维护和妥协。杨绛对其有过这样的评论:“他对贵族充满不屑,也會对其进行制度上的反对;但是他同狄更斯不同,没有改革的热情,同时认为小说家不应当在作品里宣传政治。”流行某一时代的翻译取向是该时代主流诗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而这种取向对于具体翻译策略的选取有着很大的影响。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前,译者和读者一方面受到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得在翻译和阅读作品时以本国文化为中心,从而造成这一时期盛行归化翻译法。
(二) 文化语境对彭长江译本的操纵
目前,各种类型的意识形态逐渐出现,但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一直都是奉行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革”结束后,萨克雷这一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在文学界受到了极大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出版的关于国外文学大家的作品中都对萨克雷及其作品予以了关注。从1990年到2004年,国内出现的《名利场》的译本多达20多个,同时国内各大出版社也请人翻译这部作品,以作为世界名著出版发行。原文写道:“Yes,this is Vanity Fair, not a normal place certainly, nor a merry one, though very noisy.”这句话杨必翻译为:“是的,这就是所谓的名利场,这里是十分热闹的地方,然而却有着道德的沦丧,根本没有什么快活可言。”
而彭长江对此的翻译是:“不错,这里是一个虚幻的所在,不是正人君子该去的地方,这里没有快乐,虽然是热闹的。”解析:由于国度的差别,年代的不同,价值观必然有所差别,从而有着不同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在翻译文本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不同。杨必、彭长江二人对“名利”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是其翻译策略也有所差异。在译本前言中,彭长江指出,“名利”不能够将Vanity Fair全部含义概括出来;在中国人看来,“名利”是同做官、经商、著书立说这些东西相联系的;换句话说,中国人追求名利的一定是在从事一项职业,一项正当的职业,虽然采取的手段会千差万别,但是不会把赌博、嫖娼、生孩子、男婚女嫁这些事情视作追名逐利;而且在中国人看来,名利同虚幻并不是同义词。随着中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很多地方成为所谓的名利场;《东方新闻网》有过这样的评论:18世纪欧洲人所追捧的名利,刚开始来到中国的时候羞羞答答的,逐渐开始流行,而现在已经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日益成为最大的名利场。日益繁荣的名利场是中国时态的组成部分。
例如:“PS:Miss Sharp accompanies Miss Sedley. It is particularly requested that Miss Sharps stay in Russel Square may not exceed ten day.”这句话杨必翻译为:“附言:夏泼小姐打算同特笠小姐一起来。夏泼小姐待在勒赛尔广场的时间最多是10天。”彭长江翻译的是:“又及:夏普小姐陪同赛得利小姐到府上来,并且夏普小姐不会在拉塞尔逗留超过10天的时间。”解析:“泼”字蕴涵着贬义色彩;而“普”字则是一个中性词。可见,对于利蓓加行为的认识和判断的不同,会造成翻译策略的不同选择。杨绛有过这样的评论:在萨克雷的笔下,利蓓加这一人物形象是缺乏信仰,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应当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唾骂。在发表于1965年的《论萨克雷的创造道路》的文章中,朱虹认为利蓓加是一个女骗子,她一无所有,依靠姿色和诡计混世。而20世纪80年代后,范存忠在他的作品中肯定了利蓓加这一女性人物形象,强调了她积极乐观、勇于反抗的一面。而程绍雨在自己对利蓓加进行评论的论文中,对于利蓓加的行为更是大加赞扬。在译本前言中,彭长江也没有对利蓓加进行一味的批判,而是对其进行了带有同情和怜悯意味的评述。
二、伽达默尔阐释学翻译观下的杨必译《名利场》
(一)翻译的历史性
翻译同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有着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条件、文化特征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别会造成译者翻译策略、翻译倾向以及审美倾向的不同。伽达默尔提出了翻译的原则,即历史性原则,主张译者进行文本的选择时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和个性特点的制约,尤其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这是因为只有当作品的主题深刻地反映社会时,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杨必没有太多的翻译作品,而对萨克雷这部作品的翻译是在建国初期完成的,关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批判精神,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社会主义政治形态,所以其文本有着明显的历史性。另外,当时的翻译思潮也影响了这部小说的翻译。矛盾认为:“优秀的翻译者既要阅读外国文字,而思维和想象的展开必须借助于本国的文字;这样才能够摆脱原文语法、词汇的束缚,能够让译文既以纯粹的本国语言来呈现,又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进行忠实的传达。”杨必开始对大作家的名著进行翻译,受到了同时代翻译家傅雷的影响,并经过老师默存的推荐,开始着手翻译萨克雷的Vanity Fair,最终将其定名为《名利场》,并广受欢迎。可以肯定的说,杨必的翻译行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是以主体的需求为动机,对客观文本进行再阐释的创造性活动,其译本传情达意,是创造性翻译的代表。
(二)翻译中的视阈融合
翻译是指译者在跨文化语境中,将自己的视阈同源语文本的视阈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视阈,并用目的语将这些新的视阈表现出来,形成固定下来的文本形式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译者也是读者,他需要对原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然后才能够进行翻译,形成新的视閾,实现原文视阈和译者视阈的结合,而且要实现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结合。在这种双重结合的过程中,现代和过去、译本和原文本、译者和原作者形成了一个整体,一个无限有机的整体,丰富和延展了原文视阈。翻译这一创造性活动实际上正是体现了原文本开放性以及译者阐释的多元化。在杨必的译本中,语言形式、性别视阈以及文化视阈的融合是视阈融合的三个主要表现形式。
杨必译本的《名利场》采用了达意精确的词汇和多样化的句式,在翻译过程中,杨必非常注重选词的精确性,实现了中英文表达的自由转换,生动而传神。17世纪,作家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首次提出了Vanity Fair,其意义是堕落天使用于引诱耶稣犯罪的集市。将Vanity Fair作为小说的题目来使用,是出于一种对基督教价值观的赞同和肯定。伍光建将这个题目翻译为《浮华世界》,这样一来就不再具有原文的宗教文化内涵。《镜花缘》这本清代的章回体小说第一次提到了“名利场”一词,在这部书中蕴涵了佛教轮回的观念。而杨必用这个词语来翻译Vanity Fair,实现了中西方宗教文化的有机融合。此外,文化意象的转换和融合是杨必翻译中文化融合最主要的体现方式。
三、结 论
翻译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创新,再次翻译文学经典作品一方面是出于对艺术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完美译文的向往。不同社会历史下的译者受到的制约的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历史条件的,也有来自文本和意识形态的。而读者群体的多元认知结构和多元价值观也会深刻地制约着翻译策略的选择。英汉文化存在的差异是普遍的,所以翻译不仅要解决语言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文化层面的问题。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译者要精通两种语言,同时还要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对原文内涵进行深刻的解读,然后采取恰当的翻译技巧,翻译出优秀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英]萨克雷.名利场[M].杨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 彭保良.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 [J].中国翻译,1998(01).
[3]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J].中国翻译, 2003(05).
[作者简介]
张蔚(1974— ),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