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励教学对学校优秀运动员的管理作用
2013-04-29胡建康
胡建康
【摘要】体育竟技运动是充分为了发挥运动员最大潜能,去创造优异的竟技成绩.作为现代科学管理效功,如何运用激励教学理论,激发运动员的行为,使机体活动朝着指向目标,为创造成绩而付出辛勤的劳动,这是现代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管理值得探讨的新课题,以寻觅提高管理效能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激励教学;学校;运动员;管理作用
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过程的管理,同样是靠人的因素协同一致的运转,才能发挥管理效能。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讲究运用科学严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同时又重视对运动员的激励作用,才能全面迅速的造就出优秀运动员。本文就如何运用激励作用和手段提高优秀运动员管理。
1 需要与行动
你为领导者,谁都希望使运动员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而激励的反映,则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心理程序;只有看到运动员的竞技行为之后,才能推知激励有无效应。当然,这与人的“需要的满足”有关,因为凡人皆有需要,并能获得满足。正是有了需要,才能促使人的“目标导向的行为”。运动员训练后物质能量的消耗,自然需要进餐吃到适宜可口的食物,以满足生理的需要。人的需要决不止一端,当一项新的需要册将兴起(见激励程序回馈示意图)。这就是激励的基本“需要理论”。因此,激励之所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内在心理程序,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激励与需要之间,个人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激励的最佳效果。
1.1个人与需要的层级
某一需要已获得满足,此项不再能激励其人;而另一项需要有待其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分生理、安全、社会、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级,只有待以较低层级的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之后,才会上升到另一个层级的需要上去。但是,需要的层级,绝不是一种刚性的结构,层级间没有截然的界限或互相叠合,可能有些人的需要始终维持于较低的层级。反之,有些人对于高层级的需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极大的努力去满足需要。袁伟民为了实现中国女排打翻身仗,夺取世界冠军的目的,远离妻子和孩子,在简陋的女排训练基地,进行艰苦地训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获得“三连冠”、“五连冠”,实现本人所追求的排球事业最高成绩的欲望,这正是说明袁伟民为达到目标,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与艰苦卓越的劳动作为自己的挑战,这是属于高层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荣获悉尼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我国射击运动员陶璐娜,为誓夺奥运会冠军,她付了忘我的艰苦劳动,每年要打出4万发子弹,铺就了她通往冠军的道路。荣获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我国土家族23岁女运动员扬霞,她带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努力实现奥运会金牌的梦想,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响彻澳洲云霄”,在11年举重训练的生涯里,付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她每天要举起杠铃牌累计重达10吨之多,杠铃的摩擦使她结一下一层厚厚的茧子,她表示要做生活的强者,顽强拼搏,自强不惜,要实现下届奥运会蝉联冠军这个目标,正是由于她们确立了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目标,使梦想成真。
由上述两代三个不同的事例可知她们的行为相同,都是为了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民族自尊的需要而奋力追求。凡人均有 需要,而管理者为激励下属运动员,必须了解满足其需要是什么,采用有效的路线和措施,以正确的诱导满足运动员远景动机并具有社会意义的高层次的需要。
2 激励理论对优秀运动员管理的作用
2.1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我意识能力是激励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对自身心理活动的体验或察觉到的一种能力。自我意识能力是情绪控制能力的基础,其能力越清晰、敏锐而准确地感觉到自己内心活动的微妙变化及其反应,越容易分辨出良性情绪还是不良情绪,进而产生妥善处理机制,调整自我心态,促使自己内心活动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发展,从而有利于促使自己在运动训练中的行为得以顺从、切合训练要求等,更加与教练员配合默契,易于权利投入训练之中,提高训练效果。运动员要培养自己在各种情况下准确意识内心活动的各种变化、反应及时体验,不断提高自我意识的能力。
2.2自我控制的作用
控制能力也是最能衡量运动员智力高低的试金石。运动员在训练式比赛中常伴有丰富的情感:兴奋、激动、紧张、自信或愤怒、焦虑、害怕等,如果自己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训练或比赛的效果。运动员的控制能力跟其运动技术水平成正比关系,越是高水平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越占主导地位,且往往是制胜的关键。促进运动员对自我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学习掌握不良情绪的调节、转移、控制等方法,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保持各种情绪,保持健康、积极而稳定的情绪投入训练与比赛之中。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各种情绪,将消极情绪快速转化为积极情绪,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训练与比赛。同时,也表现有良好的道德和思想修养水平,头脑清醒,能始终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正确自己的定位,明确肩负着神圣的使用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保持着稳定的情绪的投身于整个运动之中。
2.3自我激励的作用
运动员在长期艰苦的训练中,要面对许多失败与成功的挑战,在成才道路上始终要依靠情感智力的作用,不断地自我激励,发挥勇于进取的精神。失败时,要敢于直接面对挫折的痛苦而重新拼搏,在自我激励中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发掘自己的激情,从而树立起自信、乐观、豁达、远见的情趣,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向前进取。当成功时,会泰然地对等自己喜悦的心情,不骄傲,不轻浮,更不松劲。并且,以这一成功成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不断激励,进行新的努力。情感智力高的运动员,目光远见,认准方向,不断自我激励就不后退,其自我激励内在地的动力足且持久。
3 激励理论对优秀运动员管理的手段
人们活动直接目的是物质利益,物质动力是根本的动力,它不仅是物质激励,而更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把运动成绩与物质利益经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们把本把本职工作做好,与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一起来认识,以激发人们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运动训练与竞赛效果。支持按劳分配原则,对成绩卓越有贡献的教练员以运动员,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
但是,物质动力不是万能,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动力。因为精神动力包括信仰,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理想、有志向。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精神、思想支配的,运动员的竞争中只有充满着胜利的信念,才会产生增力感。男子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抓举时他落后对手7.5公斤的情况下,他勇于拼搏,在最后的挺举中奋力地举起了207.5公斤,这是他从未举起过的重量,追赶回了在抓紧举输掉的7.5公斤,一举夺得冠军。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极大。悉尼奥运会射击运动员杨凌,具有大将风度,他与摩尔多瓦的对手硬是激战到最后一枪,他以0.1环的优势击败世界强手,蝉联男子10米移动靶冠军。一枪之争,0.1环之优,充分显示了中国运动员所具有的临危不惧,处惊不变的英雄气概。一个运动员如果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给再多的物质鼓励,也是无济于事的。金钱只不过是测度或评价运动员投入运动训练与竞赛成绩的一种方法,成就者往往强烈地得到资迅回馈,期望成绩与成就现实必须得到社会的评价,这就是现代科学管理所说的激励性信息动力。
4 小结
对优秀运动员成才的培养训练过程,要系统抓好各个方面,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在讲究科学严谨训练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促进运动员的主体性与发掘,应用激励理论去正确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发挥良好的控制情绪,不断自我激励与自我实现等,以有效地促进训练与比赛,加快自我成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行.情绪与智商[J].思维与智慧.1996,(6)
[2]朱长超.情感智力论[J].思维与智慧.1996,(3)
[3]熊旭航.正确运用现代激励理论提高体育竞技管理效能[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汪康乐.论情感智力对优秀运动员成才的作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王杰.运动队管理中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J]. 山东体育科技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