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天月色”引发的诗意化的人生思索和宇宙意识

2013-04-29汪文国

青年文学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摘 要:《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其结构艺术之美不仅反映在韵律和节奏的把握上,更体现于诗人由“江天月色”引发的诗意化的人生思索和宇宙意识之中。故而呈现出了内在与外在完美统一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结构艺术;人生思索;宇宙意识

作者简介:汪文国(1989-),男,江西吉安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仅存的一篇作品。但它的影响和地位却是非一般作品所能及,清人王闿运称之为“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陈兆奎辑《王志》卷二载王闽运《论唐诗诸家源流》)。后人甚至称其为“以一篇压全唐”。闻一多评价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2可见它的地位和影响。

全诗以江月起笔,又以江月落笔,结构回环往复,韵律优美,描绘了一幅“江连海,海生月,月照春江、花林……”的美景。在结构艺术上,本诗集“景色清丽明净”、“感情真挚”、“意境含蓄深远”、“韵律和谐婉转”、“语言优美流畅”、音乐美”为一体,达到了醇美的境界。同时,面对春花春月、流水悠悠、无穷宇宙,诗人意识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思索和强烈的宇宙意识,且赋予了它诗意化的表现。使诗情和人生、宇宙哲理意识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融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1诗人以“江月”起笔,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美景: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宽广,如同跟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壮阔。此时一轮明月在远方随着潮水升起。一个“生”字,将明月和潮水的出现写得活灵活现,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无限生机。月光照耀广袤的大地,有哪里的春江不在明月的映照之中!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野,月色倾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光将万物映照成美丽的银辉色,故诗人感到“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完全沉浸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1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在这江畔上是何人最开始看到明月的呢,这江畔之上的皓月又是何年照向行人的?诗人此时思绪飞跃,但又终不离人生,对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深沉发问。紧接着,诗人又感慨:人生一代代无穷尽,只有这江月一年年总是相似。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同时,诗人对此又有新的更高的领悟。在诗人看来,人作为个体,生命当然是短暂易逝的,而作为一个群体,人类则是绵延不息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得以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存在于一个共同的时空当中。诗人似乎从这江月美景中得到了一种人生的慰藉,诗中虽然包含着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伤,但并没有为此感到颓废和绝望,这正缘于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何處相思明月楼?”1第一句紧承上一句,人生一代又一代,而江月却年年相似,孤寂地悬于天空,像是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然而在月光下之下,只有大江奔流不息。看着奔腾的江水,诗人的感情也像波涛一般推向了一个更为宽广深远的境界。江月纵然有恨,而流水却无情……接着诗人又用“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行舟人的行踪不定,而“青枫浦”也寄予了诗人的感伤。“谁家”“何处”二句更是把诗中感伤之情推向了一个更为深远开阔的境界。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这几句中,诗人要表述的是思妇的思念之情,然而诗人却没有采用正面描写,而是用“月”来烘托她对未归的爱人的思念之情。“玉户”一句生动地表现出了思妇此时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此时此刻,思妇因为明月的映照,想到了远方的爱人,遥想此时思念之人也在明月的映照之下。然而,尽管他们共望一轮月光却天各一方,得不到所思之人的任何消息。希望追逐月光,见到月下的爱人,思妇的相思之深不言而喻,尽管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通过明月寄托了思妇深切的思念之情。紧接着,视线又转向了高空、江面的景物:鸿雁高飞,却终究飞不出月的光影;鱼儿潜游,却也只能激起阵阵波纹而已。寓情于景,倍添伤感和相思之苦。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诗人的笔触由思妇转向游子。诗人通过落花、流水、落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春日已逝去大半,游子却仍然漂泊在外,因此连做梦也想念着像花落闲潭一般回到故乡。江水流春,逝去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春景,更是游子归家的希望。“江潭落月”、“斜月沉沉”衬托出游子的凄苦之情。斜月藏在海树间,就如同游子的归家之路被阻断一般,“沉沉”二字更加渲染了他的这种孤寂、乡思。在这春江花月之夜,诗人不禁思索:不知道有几人能乘月归乡!他的离情也随着斜月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诗人篇末以“江月”落笔,回应开头。将思念之情、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之上,把全首诗情归结于一处,令人回味无穷。

诚然,《春江花月夜》的结构艺术美能从本诗的韵律和节奏上得到反映。全诗韵律抑扬回旋,宛若一阙如梦似幻的夜曲,美妙、含蓄、隽永,令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可以感觉到,在自然优美的旋律下,脉动着诗人深沉热烈的内在情感。意蕴深广,情韵悠扬。在朗诵此诗时,随着诗的节奏,使人仿佛进入一幅幽美、柔和、恬谧、感情丰富而又宛转缠绵的春将花月夜的图画里。

然而最为可贵的是,诗人张若虚并没有去刻意雕琢结构艺术上的外在美,而是借诗将眼前景物内化为诗人对人生、青春、宇宙等广袤意识的哲理思考。使“江天月色”等景物和诗人的情感意识延伸到了宇宙、人生的高度。

因此,《春江花月夜》是由“江天月色”引发的人生思考和宇宙意识的诗意显现,超越了其诗歌形式本身的内涵,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发出的深沉绝响。呈现出内外统一的结构艺术

之美。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 [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7.

2、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8.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艺术馆获评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传世作品最少的诗人
春江花月夜
把音乐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有感于《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