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动与静
2013-04-29吴德铭
吴德铭
好莱坞位于洛杉矶市区的西北面。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很远就看到好莱坞后面的山坡上树立着醒目的白色大字HOLLYWOOD,每个大写英文字母均为高15米、宽9米,而且都安装了照明装置,即使在黑夜中也灿若明珠。据说在1932年,一个年轻的女演员因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曾攀到那个“D”字上跳崖自尽,从此该招牌就被严加保护,禁止人们接近。
当我们来到好莱坞环球影视城大门前,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着、推搡着。只见门前不大的广场上有一轮巨大的用不锈钢管构筑的镂空、透明的地球仪,耸立在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而周边不断喷涌的泉水和弥漫的雾气,把银光闪闪的地球仪烘托得分外华丽而又充满了神秘的梦幻色彩。人们争相在富有象征意味的地球仪前照相,几乎把圆圆的池子围个水泄不通。
好莱坞环球影视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影视主题公园,占地168公顷,沿着开阔的半山坡而营建。影视城可分为三大区域,亦即是三个内容结构:一是在室外游览、观光的露天拍摄基地,二是在影视剧院里观摩好莱坞的代表作品(特别是高科技的当代电影),三是娱乐、商业活动中心。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乘坐电车游山玩水,观览和体验一些影片的外景和拍摄情况,因此,大多数游客进入城门后,都争先恐后地向电车始发站蜂拥而去。
那是两节公交巴士式的环保游览车,只是没有寻常的门窗,两侧皆可上下。车厢正前方的墙顶上装置了电视屏幕,主要用于播映好莱坞的相关影片;每到一个重要的拍摄景点,屏幕上就会相应地出现影片中的某些镜头,并有英语解说;两者相映成趣,令人惊叹不已。其实,整个依山傍水的缓坡和谷地均是曾经的外景现场,那星罗棋布的各种造型的建筑物、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武器装备、生活生产设施乃至人物模型等等,无一不是某部电影拍摄过的环境、场景和使用过的器物、道具……因此,当我们随车七高八低、绕来绕去地周游时,既感到变幻无穷、色彩缤纷、目不暇接,又不时觉得杂乱无章、污七八糟甚至不堪入目。这也许恰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呈现了好莱坞电影题材的广泛性、包容性与立体化。我正是以这样的视觉和心态,饶有兴致地观赏与体验着环行旅程中的一切新、奇、险和神、妙、绝。
其实,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尽管林林总总、纷纷扬扬,但都不外乎静态和动态两大形式。前者如豪华而美观的各式各样的办公楼、银行、邮局、商场、寓所和别墅,以至高大的厂房、仓库;宏大而惨烈的战争遗迹:被炸烂烧毁的屋舍和血肉模糊的“尸体”,遍地狼藉的飞机、火车、汽车的残骸;当然,还有并不壮观的丘陵、峡谷、河流、湖泊,还有并不茂盛的树木、花草、农作物(其中不乏人工伪造的假花木)……这些都是曾经被多次拍摄过的影片里的场地、实景或背景,而且几乎均由电影艺术家们(包括导演、摄影师、美工师等)凭借“小题大做”、“小景大制”、“弄虚作假”、“乔装巧扮”及各种科技手段,演绎了多少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的人间活剧,从而吸引、打动、震惊、魅惑(或曰“忽悠”)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听觉和心灵。
拍摄基地的动态表演又分两大类型:一是宏观地展现好莱坞大片或巨大场景、复杂情节的真实环境和运行过程;二是再现或模拟一些影片的精彩镜头,让游人和观众身临其境,与片中的人物、动物等共聚一堂,零距离地接触、交流。
第一种类型的展演活动最为精彩和逼真,每每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许多发生在游人身边的场面和情景,甚至真切得叫你惊心动魄、目瞪口呆、忘乎所以。
当我们乘坐装置着最先进的高清显示器的电车,穿过林间小道,驶入一小片开阔地时,突然,一排翻波卷浪的洪水从对面山坡冲泻下来,把沿途的泥石、树枝及杂物吞噬一空,瞬间就咆哮着朝我们的车头直扑而来,一车人惊悚不已,正慌张而又亢奋地大呼小叫时,洪峰仿佛将车厢托举、漂浮起来,使乘客们几乎都“分享”了飞溅的水花。随即山洪又呼啸着从车厢两侧溜了过去,悄然流向河沟,像水银渗进沙漠似的顿时消逝得无影无踪。一场虚惊过后,大家擦拭着脸上、身上的水珠,不禁开怀大笑。其实,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人工操纵的科技表演。
不料惊魂甫定,一辆黑色轿车凌空飞来,在我们眼前横冲直闯,当它快要迎面砸到电车上,再度激起大家的惊呼声时,它却蓦地扭过车头,急速旋转车身,潇洒地扬长而去;倏然,它又在空中做了几个左冲右突、上下翻滚的惊险动作,令人咋舌。直到电车戛然刹住,才向游客们揭示了个中的秘密:原来,那辆黑色轿车以及其它各种型号汽车的底部被一只“机械手”连接并支撑着,而“机械手”则安置在地下的大转盘上,其驾驭汽车所做的升降、腾挪、飞旋与各种高难度的“杂技表演”,无不有人控制。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们在美国大片里司空见惯的汽车互相追逐、碰撞以及在空中飞跃、翻滚、搏战乃至爆炸、焚烧、粉碎等等惊险镜头,其实均是“暗箱操作”的木偶戏。
更精彩的是,表现影片中拍摄的战争场景。当电车驶到一片仅有几百平方米的水塘边时,突然,从阳光下的幽静的“金色池塘”中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原本一平如镜的水面上顿时浓烟弥漫、火光四起,只见几艘船舰在滚滚怒涛中颠簸、震荡和燃烧,同时向空中和岸边开炮回击。与此同步,塘边的树丛里、土路上枪声呼啸、烟尘飞扬,到处呈现殊死拼斗的激战场面。显然,那钢炮实弹、明火真光的特技演习,确实具有惊心动魄的震慑威力和艺术效果。
无独有偶,在另一座小水池里,演绎着几位勇士在“大西洋”上与海盗们周旋、搏战,他们驾驶着摩托艇,在码头和加勒比海盗船之间的“惊涛骇浪”中飞速穿梭,忽而持枪射击对方,忽而从高处跌入水中,忽而冒死救援战友……紧张激烈,险象环生,又不乏幽默风趣,最终战胜海盗,精彩表演激起观众欢呼雀跃。
此外,还有许多天灾人祸、突发事态与自然奇观一一奔来眼底,如地震山摇,房屋倒塌,火车出轨相撞,毒蛇猛兽格斗等等,都是运用声、光、电、化、生物学等科学原理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把人们带入充满神奇、惊险、魔幻、恐怖情境和氛围的世界。
第二种类型的动态表演,是在拍摄现场模拟、再现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和细节,并在高清显示器的荧屏上同步播映原片中相对应的精彩镜头,还同时伴以英语解说。
例如,有一次,电车刚驶进一条暗无天日的隧道,我就感到一阵阴森森的冷风迎面袭来,随之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野兽怪异的吼叫声。我正感到惊诧莫名,猛然见到一只恐龙奔至“窗户”前,需知那所谓的“窗户”是没有玻璃的,而张开满口大牙怒吼的恐龙几乎就要把头伸进车厢里来。游人们不约而同的惊呼声非但没有驱走那只面目狰狞的恐龙,反而“招引”来一群更多、更大的恐龙,它们忽而朝我们张牙舞爪地示威,忽而相互追逐、嬉戏,忽而穷凶极恶地厮打起来。大家正看得热闹,忽然“哗啦”一声从窗外泼进一些水来,这猝不及防的突然袭击,不知来自何方,被喷洒了“无名水”的游客在吃惊之余并没有发“无名火”,反倒颇感有趣地哗笑起来。我因为坐在窗口,自然满头满脸给搞得湿漉漉的,便下意识地用手抹了一把脸,尤其是使劲揉了揉眼睛。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年轻的金发美女很友善地指指摆在座位上的淡茶色眼镜,微笑着示意我佩戴它。一试,果然,那看3D片专用的眼镜挺好,一则能挡风遮水,二则能看出立体感来。于是,眼前的《侏罗纪公园》(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经典科幻大片)里的恐龙形象就越发生动真切啦。
接着,我们观赏的科幻恐怖冒险大片《人猿泰山》(克里斯·巴克导演)和《金刚》(彼得·杰克逊导演)里的镜头,也更加活灵活现了。我们自小就已熟谙的老朋友——猿猴和猩猩,极富质感和体积感,而且比银幕上的形象更庞大、更魁伟、更为孔武有力,它们正颤巍巍地向我们阔步走来,不停地吼叫着或者奔跳着,甚至把巨大的毛茸茸、皱巴巴的黑手伸进车厢,仿佛要抓扑什么东西似的;需知,那双黑手在影片中是能将大美女放在掌心的。这般由高科技形成的幻视幻听幻觉,委实具有吓死人或笑死人的艺术效应。
需要强调的是,观看上述这些令人心惊肉跳的刺激性极强的场景时,整个游览车也随之剧烈地震动,不断地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前后俯仰,让游客在自己躯体的狂乱运动中,感同身受地充分体验影片里的打斗、凶杀、灾难等情节和紧张、惊险、危急等气氛,达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玩赏娱乐的效果。
乘坐电车游览了一周,返回影视城中心,就到各影视剧院观看好莱坞的影片代表作。影视剧院有“好莱坞碗”(天然圆形剧场)、“朝圣者” 圆形剧场、希腊剧院、加利福尼亚艺术俱乐部等,还有变形金刚游艺厅、木乃伊游艺厅及史瑞克4D影院等。综观这些场所的功能,除了回放一些经典影片的精彩片段外,主要是揭示表演、拍摄方面的内幕、技巧和布景、机关、设施,有时还把明星、演员请到舞台上、银幕下,现场表演,现身说法,与观众交流、互动。这一方面起到普及电影艺术知识和公开、破解有关特技奥秘的作用,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观众直接参与剧情,乐在其中,寓知于乐。有意趣的是,剧场的座位和地板都有机械装置,会配合欣赏影片内容的需要而活动,致使观众的心灵和身体更能感应剧情,与银幕上的角色同步共进。
此外,剧场还会搞些突如其来的“恶作剧”,制造某种喜剧效果。例如《未来水世界》想象未来有朝一日,地球两极冰雪融化,各大洲均淹没在波涛之下,勇敢的女主人公Helen发现一块陆地,与蓄谋霸占这个宝岛的杀人恶魔及其烟民殊死拼搏,终于击败对方,为幸存者们开创了新生活。该片特技效果超群绝伦,引人入胜。岂料,就在观众十分忘情地沉浸于惊险的场景时,突然从舞台上袭来 “瓢泼大雨”,使许多观众措手不及地挨了一阵浇,尤其在前排就坐的人顿时成了落汤鸡。纵然,这一设计遭到有的观众的抱怨,而我却猜测其初衷也许是:让人们对该片留下深刻的印象,警示世人关心气候恶化,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从影视城向繁华的闹市行车十几分钟,就可到达遐迩闻名的“星光大道”。作为好莱坞重要景观和组成部分的“星光大道”,是一条沿着好莱坞大道和藤街伸展的5公里的人行道,因其路面上有许多颗镶着好莱坞商会追敬名人的星形奖章而得名。那每个奖章上的五角星皆由粉红色的水磨石制成,它被镶上青铜后嵌入深灰色的方块里;而受奖者的名字就刻在青铜上,名字下端的环状标志则代表受奖者所属的业务类别,五种图案分别显示明星们在电影、电视、广播、唱片与舞台表演方面的成就。自1960年2月9日将第一颗星颁奖给琼安·伍德沃德(Woodward),迄今已有2400多位导演、明星、演员、摄影师等影视艺术家享此殊荣。他们当中有: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饰演过《罗马假日》《百万富翁》主角的巨星格里高里·派克、硬派明星施瓦辛格、秀兰·邓波儿、嘉宝、“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和当了总统的里根……获得星形奖章的华人有:香港武打明星李小龙、成龙、导演吴宇森等。美国众多电影演员以自己的名字能铭刻在这条“名人走廊”上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不过,凡是要在星光大道上留下艺术印记的明星,还须先缴纳5000美金的申请费,而且在平均每月举行一次的“星光大道烙印大典”上,得保证有超过五十名的人群到场观礼、捧场。
星光大道最热闹的地段是在中国剧院和柯达剧院一带。中国剧院早在1927年5月即已启用,因其外观仿照中国古典建筑的样式和风格而得名。那69英尺高的青铜色大屋顶高耸云天,剧院门口装饰着龙头的两根红漆圆柱相当气派,内部设计也充满了华夏艺术理念。最令人注目的是,中国剧院大门前的一块大约100平方米的水泥地上,留下了173位明星的手印和足迹,来自各国各地的游人纷纷在那些星形奖章和手印、足迹前驻步、留影,表示对影视艺术家们的喜爱和仰慕。
与中国剧院相距不远的柯达剧院,是一座纯西式建筑物,开业于2001年11月9日。自此,它即成为每年举办一届的奥斯卡奖颁发典礼的新场所。置身柯达剧院楼上,可将好莱坞后面的山坡及树立其间的白色大字HOLLYWOOD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