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社交网络
2013-04-29徐洁云
徐洁云
在智利海啸、日本地震等数度演练之后,天灾面前,社交网络的“生命线”角色早已没人怀疑。尤其是在电话通信因灾受阻时,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异步通信已成为人们的常识。
现在,社交网络提供的已不仅是碎片化的个人通讯及内容发布,开始形成统合的自组织意识以及梳理甄别信息、提供更全面透明资讯和更具介入性救助功能的努力。这是对社会传播体系的重构,也是社会动员体系的新尝试,展现出了国内社交网络灾难响应的新进化。
微博这样具有强烈媒体属性的平台已展现出公共广播化的能力。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地震发生,仅仅25分钟后,新浪 @头条新闻ID即发出第一条播报内容。当日上午11时,@央视新闻ID开始通过微博播报地震伤亡人数。本地媒体也开始发布现场图片信息,通信抢修队伍开始开进现场,并通过微博呼吁用户把通信资源留给灾区。
除了信息广播功能,微博上互动、反馈的信息同时也成为救援力量介入救助、分配资源的依据。4月20日上午,李连杰的壹基金开始调配资源进入灾区,民间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也开始通过微博获取灾区用户提供的需求信息,并借此调配各地救援队伍及资源。
在公共信息播报与反馈之外,点对点通信支援也成为社交网络最为核心的贡献。在灾区电话通信受阻之时,微信的通讯仍然畅通。受灾地区的通信运营商也的确很快就建议多使用微信,把“电话通信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新角色,成为了灾难应对中又一条信息通路。
相比微博基于媒体属性的高转播性,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在于它远胜于手机端的精准送达,也避免了传播过程中可能的“信息污染”。
地震当天,腾讯官方就上线了全国首个地震救助微信平台 “芦山地震救助”的公众号。借助原生移动互联网属性,用户可通过手机向其发送地理位置、救助内容、现场照片等,并经由腾讯这一公众号公布求助信息。传统媒体的全面介入也为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准确性、权威性和多元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如在芦山地震发生后,央视的微信賬号快速滚动播发消息,并首次推出了实时视频直播,央视也将其地震寻亲二维码放上了电视屏幕。
大灾之后,谣言泛起是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在海量信息涌来时,如何尽可能提升碎片传播中的信息的“洁净度”和透明度,成为新的社交网络面临的问题。
“一场灾难发生后的5分钟内,Twitter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它开始帮倒忙。”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国外媒体如此评价社交网络上弥散的谣言和负面情绪。
雅安地震后,谣言也的确蹿起。据新浪微博的统计,截至4月21日晚11时,地震后举报的虚假微博已超过700条。
但人们观察到,相比数年前的玉树地震等灾难事件,谣言的数量和破坏性已大为减少。一方面来自于社交网路发展中,信息来源和透明度增强后,其自清洁的纠错能力增强,同时社交网络平台自身的辟谣机制也在强化。
如新浪微博通过微博小秘书给虚假信息标注“不实信息”的标签。腾讯的“芦山地震救助”官号由于产品特性本身能直接显示用户所在区域的地理信息,且配备了5人编辑团队对寻亲和救助信息进行电话核实,使得所遇虚假信息较少。
社交网络的灾难响应进化还体现在对碎片化传播的信息统合处理。这是其“去混乱化”的努力,表达出对信息有序性和介入救助常态功能性的追求。
其具体表现就是在大灾面前,中国互联网巨头暂时抛却恩怨,结成了统一的寻人信息平台。
中国社交网络下一步值得改善的是什么?是在全网宏观视野下的本地化社区互助平台的细化完善。
或许美国旧金山经验值得借鉴。为应对自然灾害,这座城市建立了一个SF72灾害社交网络,以供灾难时人们相互沟通信息、共享救济物资。这一网络注册后用户可登入技能与资源,向社区发布信息,以匹配本地社区的物力及专业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