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的建议
2013-04-29蒋春霞
摘要: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的办学模式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手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外办学 教学管理 优化
0 引言
教学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的办学模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可以保证教学目标很好的实现。笔者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手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 优化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
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他们与教学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高素质的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学生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保证其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很有必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的素质。
1.1 增强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管理素质
1.1.1 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结构。从“外引“角度出发,学校要积极引进“教学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为教学管理队伍输送懂教学管理基本理论、善于开拓创新的新鲜血液。与经验丰富的原有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取长补短,充分融合,形成一支懂教学管理理论、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
1.1.2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从“内培”角度出发,学校对现有教学管理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要高于普通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懂得国际办学规则、熟悉办学法律、掌握现代管理手段[1]。首先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学习贯彻国家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各项法律法规,对审批制度也要掌握,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办事效率。其次,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研究、理解所参与管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合同条款,重点在于吃透合作模式、合作内容等,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管理。第三,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外语应用能力以及包括计算机、数字网络技术运用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的专项业务能力培训。
1.2 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1.2.1 注重外籍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引进国外优质的资源,其中包括引进有授课资格、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外籍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新到校任教的外教,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对他们进行中国国情的教育,帮他们尽快了解并适应文化差异,另外还要对外教介绍合作办学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课程安排,帮助他们尽快胜任中方教师这一角色。
1.2.2 加快教师本土化建设步伐。当前光靠引进外籍教师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师资远远不够。国内本土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但是双语教学能力严重匮乏,无法胜任核心课程的双语教学任务,当务之急,需要通过英语强化培训、国外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访问考察的多种方式,提高中方本土专业教师的双语能力,从而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3 提高学生的素质
1.3.1 提高学生生源的质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过程中,出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招到数量充足的生源,有些合作办学单位不惜降低录取标准,导致生源素质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质量水准。因此,坚持录取标准并且对新生加试英语的做法将有利于提高生源的入学质量,为中外合作办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打下很好的基础。
1.3.2 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比较特殊,部分学生有机会留学国外,遇到学生对自己国家立场及认识问题上,需要学生有坚定的维护祖国主权和利益的立场。因此,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汇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平时生活中。比如,邀请一些知名人士、优秀共产党员进校做一些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讲座;开展一些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主题团日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此外,还可以在政治课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的热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在国外他们有可能接收到各种信息,应该学会辨别,无论在任何环境和形势下都要有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2]。
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规划,是组织实施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根据,在培养方案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合作办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培养方案制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工作能否順利有效的展开[3]。有针对性的进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很有必要。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要体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体现引入国外优秀教学资源的理念。中外合作办学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注意把国外的学术培养标准同中国的教育政策、教育方向等要求结合起来[4]。将外方成熟、有特色、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课程引入到中方的人才培养中。
2.2 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国内外课程体系的对接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优化的课程体系,离不开引进国外优质课程的本土化过程[5]。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划分为初步对接、进一步对接和深层次对接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合作辦学初期,中方可以尝试初步对接的方式,从合作外方原封不动的引进部分内容简单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随着中方师资力量的加强和对原先引入课程的消化,可以尝试进一步对接的方式,将引入的外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中方的课程结合,形成有一定特色的自编教材。在积累了一定合作经验以及对合作办学专业课程体系理解的深入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深层次的课程体系对接,即中外双方共同开发合作课程体系。双方师资根据国际型人才要求和我国国内人才要求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和大纲,共同编写教材,将双方课程的优势资源加以有机整合,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以及外方优质资源的本土化。
3 优化教学管理的手段
采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代替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指令的传达、管理工作的效率。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纳入常规教学管理,采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流程管理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具体体现在横向为教学计划、课程信息、教师、学生、教室等教学资源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纵向为校级领导层、教务处、院(系)等基层教学单位依托教学管理平台进行各项业务处理[6]。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与管理人员均是通过教学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的录入和信息的查询,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信息平台上直接发布指令,学生和教师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事务处理和回复,大大缩减了指令传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4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管理是否有成效,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至关重要。基于三个维度(包括督导、教师、学生)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第一是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中外双方共同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学科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教学督导组,针对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上课纪律等方面展开对任课教师的评定,对表现欠缺的老师可以一学期多次听课,帮助老师逐步提高。对表现好的任课老师可以在学校进行表扬、开设公开课等。第二是建立教师互评制度。中外双方教师之间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的活动,担任同类课程的老师每学期听取其他老师的上课过程,对任课老师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进行学习和点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第三是建立学生评教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或者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要求学生真实提出任课的中外双方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学校将学生的反映传达给教师本人,供其参照改正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松.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浅谈[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2月.
[2]步光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7月.
[3]侯丽霞.浅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6月.
[4]王静梅.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5]冯红琴.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学理论,2012年12月.
[6]张海庆.高校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3月.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课题《中外合作办学“3+0”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编号12JY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蒋春霞(1980-),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高职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