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二三法
2013-04-29修菲
修菲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既不应该上成单纯的语言课,也不应该上成单纯的文学课,而应该是两者的结合。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不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进行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语言文字教学训练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先生用最通俗扼要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语文的实质。也就是说,语文其实就是语言文字,就是说是写的工具,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这样看来,语文学科其实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进行语文教学,首先是要进行语言文字教学,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备读、写、听、说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既不应该上成单纯的语言课,也不应该上成单纯的文学课,而应该是两者的结合,且范围还可以更广一些。
在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因为以前语文学科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偏差,或是因为新课程提出了“人文性”而就忽略甚至完全摈弃语言教学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困扰。且不必说更高层次的语言文字的应用,现在很多学生说话写字的能力都在下降,网络用语的流行,社会流行语的盛行,白字别字的混用比比皆是,且被学生奉为时尚。“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意识中非常淡薄,形势令人担忧。现在,我们虽然已经逐步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也必须对学生进行持续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回归其工具性,基础性,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仍是一个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难题。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很深刻地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安排方式,特别是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初中学生在上语文课时已不象小学生,那么注重字字句句的落实,但是想要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很显然是不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的,特别是初中生群体。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就是说,作为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不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通过品味语言,去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采取“读通、读懂、读透”“初读、细读、精读”等形式的阅读法。从语言文字训练角度看,阅读首先是阅读者从一定的书面语言符号获取意义的一种特殊心理过程。古人就已经十分重视读书自得。“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明代大儒朱熹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所以,读书首先要逐字逐句往下读,做到“字字入目,句句过心”,从而弄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在读正、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对所读材料进行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获取其中的信息。
张志公先生说:“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所以,阅读的第一步就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个过程的出发是语言文字,落实点仍是语言文字。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仅仅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至于课文的语言字却不甚了了的问题。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没有完成任务。现在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理解是:综合性学习不仅指跨学科,也指一个学科内部各知识层面之间。所以针对上面所说的问题,假如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利用汉语特点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将其扩展到文学欣赏教学中,整合语言文字教学与文学欣赏教学,可能会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利。语言文字教学和文学欣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应成为互不相连的两张皮,如果能将两张皮合成一张皮,以汉语的特点为联系点,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系联到文学鉴赏,在进行文学欣赏教学时照应语言教学,两者相互促进,彼此融合,也许会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中取得不错的效果。
《新大纲》要求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做到:“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语境指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狭义的语境指上下文,广义的还包括场景、涉及到的人物,甚至于语体特征,等等。所以,第二步是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应该统一起来。思想教育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训练不能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孤立进行。某一个词用得好,某一段写得好,就是说它是此时此地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离开特定的思想内容,是根本无法讲清语言形式的。
最后,我们要明确一点,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不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进行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指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并通过练习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必要的语文知识传授包含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必须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最终为己用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讲为前题,练为目的,“训”“练”结合,以练为主。讲为练做铺垫,进行适时训练,使学生通过练最终形成综合能力。“练”,主要是指课堂上的练。课堂上的“训”为主,把大量的练习留到课外,是一种错误做法,“练”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因此,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另外,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应该将语言文字的教学延伸到校园、社会、家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达到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和训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