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稻胡麻叶枯病的发生原因
2013-04-29余志
余志
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全国各稻区匀有发生。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是引起晚稻后期穗枯的主要病害之一。
1症状原因
水稻各生育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发病,但以叶片发病为主,其次为穗部。
1.1叶片:最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部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国有黄色晕圈,两端钝圆形,但无沿叶缘延伸的坏死线(稻瘟病有,据此可与胡麻斑病加以区别),此为小斑型病斑。
病斑大小、色泽常因环境或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环境适合则产生上述症状,在每片叶片上病斑很多时,常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叶片提早枯死。
当稻株缺钙时,病斑较大,略呈梭形,病斑上轮纹明显。此类病斑则称为大斑型病斑。
某些品种上可产生近方形病斑,初呈灰绿色水渍状,后变黄褐色,每片叶上只有几个病斑,即可引起叶片提早枯死,称为急性型病斑。
1.2穗部:发生部位与稻瘟相同,主要发生于穗颈。
穗颈和枝梗病部变成褐色或灰褐色,与稻瘟病极难区分,潮湿时,病部产生的霉层比稻瘟病霉层较黑和较厚。
谷粒受害早的,病斑或全粒为灰黑色,其中稻米粒变为灰色且松脆或成为秕粒,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绒毛状黑霉;受害晚的,谷粒上病斑与叶片上极为相似,但较小而不明显,病斑多时可能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
2病原鉴定
水稻胡麻病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平脐蠕孢属的真菌引起的。
病部的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单生2~4根丛生,从气孔抽出,茎部较粗,褐色,越往上颜色越淡,不分枝,稍弯曲,并有多个隔膜。分生孢子为倒棍棒状或长圆筒形,弯曲或不弯曲,两端钝圆,褐色,有 3—11个隔膜,孢壁较厚,脐点明显,凹入基部细胞内,大小为24.2—81.8微米X14.4—19.2微米。
此菌寄主范围较广,自然条件下可侵染水稻、看麦娘、黍、稗等。
3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病种子内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来源。
播种病种子,苗期可直接引起幼苗发病。在病稻草上越冬的病菌来年产生分生抱子,可借气流传播,引起水稻发病,以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可借气流进行再侵染。一般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后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侵入后,遇适宜环境条件,一昼夜即可显症,并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4发病条件
一般酸性土壤、沙质土壤和泥质土壤上栽培的水稻发病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土壤缺水干旱或土壤水分过多,均可加重发病。土壤肥力一般土壤瘠薄、缺肥时发病重,尤其土壤中缺钾,更易发病。
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表现明显的阶段抗病性。
5防治措施
此病为气流传播为主,多循环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5.1选地或改良土壤:避免沙质土壤、泥质土壤上栽培水稻,并进行土壤改良,如沙质土可多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酸性土可施石灰。
5.2消灭菌源:种子应消毒,病稻草应烧毁或深埋沤肥,以减少与消灭菌源,减轻发病。
5.3稻田应及时灌水:防止过分缺水而造成土壤干旱,但也要避免田中积水,减轻病情。
5.4合理施肥:一般要增施基肥,及时追肥,并做到氮、磷、钾适当配合施用,尤其钾肥不能缺乏,一旦缺乏,可引起赤枯病发生。
5.5药剂防法:①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毫升,加水喷雾。
6注意事宜
6.1科学配药:因为防治此病药剂均为可湿性粉剂,所以应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搅拌后制成母液,然后再多次加水配成悬浮液,以防过早沉淀。
6.2药液喷洒:喷药过程要注意经常搅拌,以免过早沉淀,使药液中浓度不匀,影响药效。因为人工喷雾所用喷雾器无搅拌器,所以要经常进行搅拌。
6.3喷药禁忌:遇到下列天气不能喷药。阴雨天不能喷;风大时不能喷;中午炎热时不能喷;有雾、有露不能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