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药害症状与补救措施
2013-04-29杨丽娜
杨丽娜
目前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各种植物激素在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农作物药害现象难免发生。因此,掌握农作物药害的类型、症状及补救措施,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是安全使用农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农作物药害的类型与症状
农作物药害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
1、急性型药害。这种药害具有发生快,症状明显的特点。一般在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就可出现症状。表现为作物叶片出现斑点,穿孔、焦灼、卷曲,畸形,枯萎、黄化、失绿或白化等。其具体部位受害症状表现是:
(1)根部受害。表现为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或变厚发脆、腐烂等。
(2)种子受害。表现为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迟缓等。这种药害多是由于过量使用农药或使用农药进行种子处理不当所致。
(3)植株受害。表现为落花、落蕾、果实畸形、变小,出现斑点、褐果、锈果、落果等。
2、慢性型药害。这种药害,施药后症状不能立即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潜伏性。但生长受阻,果实和风味变差等。这种药害往往很难诊断,易和其它生理性病害相混淆。诊断时,可采用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量、面积和植株对照的方法。
3、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的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多在种子发芽阶段显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较难诊断,容易和肥害混淆。诊断时可采取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农药使用史;土壤测定等措施,以防误诊。
二、农作物药害的补救措施
化学防治病、虫、草、鼠害仍是一种保证作物获得高产稳定的应急手段,不要因为化学防治容易使作物产生药害而因噎废食,从而放弃化学防治。衣作物发生药害后,并不是无法进行补救,但补救的关键是及时、对症。
从作物生理的度角来讲,应裉裾受害程度区别对待;对幼芽、幼苗受害较轻的田块,要加强培育管理。可适当补施一些氮肥,以促进幼苗早发和健壮生长;对受害达到30%以上的田块,要立即补种、补植,以保证其基本基数,力争后继作物丰产;对植株受害较重的地块,应立即进行灌水,增施钾肥;对受害特别严重,无法进行补救的地块,要立即改种,力争后继作物丰产,把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农作物发生药害后,除特别严重无法进行补救的外,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1、水洗法。内吸性除草剂如杀草丹等用量过大造成药害时,应立即放水冲洗或喷雾清洗,以洗掉作物上尚未被吸收的药液,减轻残留的药液对作物继续危害。一般地洗后3次即町见新叶,失绿叶片开始着色,7~10天即町恢复。
2、排灌法。对使用2甲4氯、2,4-D丁酯乳油等化学除草剂造成的药害,可先用大水串灌,冲淡药液浓度,后排水露田,连续灌跑马水1~2次,最后灌新水,并结合追施速效氮肥,亩追施尿素8~ 10公斤,促进受害,植株恢复其生理功能。如果产生药害的是酸性农药,還可在灌溉水中加入生石灰,加速农药分解,减轻药害。
3、喷药法。棉花错用了2甲4氯.除草剂后,叶片受害变成白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不及时补救,整块棉田便会绝收。对于这种情况,可用50%的腐殖酸钠颗粒剂补救。方法是先用少许水溶液,再逐渐配成500倍液,亩用农药250公斤,逐渐淋蔸,采用以上补救措施后,3—5天叶片便会由白色转为浅绿色,逐渐恢复正常。另外,花生遭受乐果乳油药害后造成生理失调,可用200倍硼沙稀释液喷施1~2次,即能超到缓解作用,使植株代谢转为正常。
4、增肥法。作物发生药害后,及时补施适量的氮肥和钾肥,或稀薄的人畜粪尿,町促使作物增添新叶,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如触杀性除草剂草醚、敌稗对水稻产生药害,即可恢复其所需的营养水平。除草剂药害萝是酸性物质所致。所以每亩结合撒施生石灰、草木灰50-100公斤,即可减轻药害。轻微的药害可用1%的漂白粉进行叶面喷施。
5、喷施安全剂。对于采用药剂土壤处理的地块,要及时进行灌洗,也可喷施安全剂,如波尔多液中的碱性硫酸铜产生药害,可喷施0.5-1%的石灰水溶液解救。
6、中耕法。如果用药发生错误,发现又较及时,可在进行水洗后根据农药的酸碱性进行异性中和,即酸性农药发生药害可用碱性农药中和化解。例如,在使用氧化乐果发生药害后,可用石硫合剂,灰病威等碱性农药采中和,使氧化乐果发生分解,从而达到减轻药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