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科素养,引领专业成长

2013-04-29苏为恩

东方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学科素养提升

苏为恩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教师要专业发展和学科素养提升,努力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水平,引领专业成长。教师学科素养,是教师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那么,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自己教学成长的过程中,应具备哪些学科素养呢?提升学科素养有哪些途径呢?本文就自己在平时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提升;学科素养;专业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落实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专业素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着力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因此,教师要专业成长,必须加强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专业研究和引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必然带来对教师学科素养的新要求。那么,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具备的哪些学科素养?提升学科素养有哪些途径呢?

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应用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分析、推理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和解释问题的能力。历史与社会教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途径:

1、加强历史文化积淀

在新课程的条件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很是重要。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就在于教师自身的素养、自身的文化积淀。《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性综合学科,又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它具有历史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它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因此,用生活来打造精彩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与社会,在学习历史与社会中联系社会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单靠教师个人的知识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引入课堂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首先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走进外面的世界,用生活来打造课堂上的教学智慧,为有效课堂“锦上添花”。

因此,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老师,要应该博览群书,积累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不做“井底之蛙”,要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同时,历史与社会教学包罗万象,涉及面极广,历史与社会老师除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中才能“运筹帷幄、游刃有余”。

2、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在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我认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加对教材以及课程标准解读的深度。(2)实践课改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改变旧的历史教育观点,要把重点放在“积能”和育人上。历史教育不仅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法国著名教育家弗雷内说过:“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针,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技能素质。历史与社会教师要了解哲学、科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知识,以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分析评价指导学生的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因此,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水平,从而造就教师大气、从容的教育气质。

3、增强教科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学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特点、差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钻研,掌握教育科研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同时,教师也要结合理论反思实践,结合实践研究理论,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增强对教学工作的解读能力和变革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教科研能力水平。

4、注重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中出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历史与社会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精选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能深切地体验到“现实即社会,历史就在我身边”,这样可以加深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开放、创新思维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社会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即社会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综合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生活背景经验,强调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需要,通过对学生生活、时政热点、社会焦点、乡土资源的有效挖掘发现教学问题,学会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参与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乡土史教学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历史与社会新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潜移默化——结合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穿插渗透——结合课堂教学,增进学生的课堂理解;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综合运用——结合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乡土史是我们身边鲜活的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总之,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课标、新理念、新创意、新内涵,对教师的学科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的学科素养是丰富多彩的,素养需要深厚功底,素养需要博学多才,素养需要机智幽默,素养需要真知灼见。提升学科素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也是我们教师成长道路的重要旅程,而教师就是这个旅程上的行者,路在我们的脚下,更在远方,我们要不断地向前行。

参考文献:

[1] 张中原,徐林祥 《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学科素养提升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