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伙伴”选择取向的策略研究

2013-04-29孙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伙伴同伴

孙旺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互动探究这个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互动交流和探究。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最有效地互动探究呢?本人认为语文学习小组讨论伙伴的选择取向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米勒在《小组教学活动导论》中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培养学生从被动的重复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条件。

本人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设置的问题是“当你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你会向谁求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愿意就近问能解答的同学。所以语文学习小组讨论伙伴的选择取向应该发挥“就近原则”作用,来探讨小组讨论最优化的秘诀。

一、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谓的“就近原则”是指语文教学中小组组员就近和能解答的同学进行互动讨论。小组讨论最优化是讨论效果最大化,是语文教学中师生双赢的最好结果或最优目标。

二、小组讨论的具体举措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就是和前后左右同学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分布极不均衡,组与组之间缺乏可比性。组织管理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组长及成员分工不明确。学生没有团队意识,讨论效果不佳。要想在语文教学中使小组讨论最优化,就要真正、科学地发挥“就近原则”。

1.小组的合理搭配——前提

分好小组是讨论最优化的前提和保障。要做到优、良、弱合理搭配,每一个小组至少要有一个擅长语文的,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组内的同学能就近获取所需的答案。同时设置组中组,比如4人、6人小组可以在组内再组成2人小组,可以是互助型,也可以是互补型。

2.组长的组织能力——关键

选好组长是讨论最优化的关键性因素。组长的责任要明确:领任务,组织讨论,简略记录,交流或表达讨论记录等。组长的任命:一是采用轮流变换组长的方式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结合具体问题,将所有组员的任务细化,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时候做好记录。

3.竞争的氛围——评价

竞争的氛围是发挥学生“求知欲”和“展示欲”的心理本能的一个场所和舞台。是否公平、有效要靠我们师生的共同评价。

要善于抓住学生之间观点上的分歧,激励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激起学生更大范围内的深入讨论与反思。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逐步引导学生对结论归纳整理和进行自我评价。比如语文课,把学生分成“采菊”与“爱莲”两组,每个组抽出一个同学到黑板前进行自我评价-加星制。让学生自己评选“今日之星”、“创新之星”等,对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学生进行精神奖励。这样,有了良好适宜的竞争氛围,为了集体的荣誉和体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就近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大声的讨论——机会

创造大声讨论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给了学生一个释放自我的自由空间。

曾观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Dr.Huw Bell的授课录相,教给了我们如何做热身练习。其中有一个方法很值得借鉴,他先是把大家分成两人异性小组,但同伴离得较远,然后让同伴在一张纸上写下姓名、年龄、性别、爱好等信息并开始讨论。开始同伴想把位置调近,但被他阻止,同伴只好提高嗓门喊着讨论彼此信息。一开始难为情,但由于大家都在喊,结果声音越来越大,完全忘记了害羞。等到大家安静下来整理彼此信息,才明白老师是在帮助同伴克服害羞,增强自信。

由此,我想到了有的学生胆小,内向,自卑。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保持沉默。然而,他们的内心也需要得到认可。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有声”尝试。

首先,我们要创造“噪音”,比如分组指导安排他们任务时可以限时配乐让大声他们讨论,给他们一个释放自我的空间。再者,我们要展示“噪音”,不时给他们树立短期目标以及组织能够让他们有成就感的大声辩论比赛或抢答活动等。还有,就是我们要欣赏“噪音”,用鼓励的眼神及话语等告诉他们大声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可爱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孩子得到言论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样,在活动中学生多了一些在小组内大声发言的机会,消除了自卑心理,也能在态度上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就近原则”式的小组优、良、弱搭配合理,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平台。组内讨论省时、方便,增加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近原则”式的小组搭配使得组内的同学能就近和能解答的同学进行互动讨论,更有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就近原则”作用,就能从不同层面解决小组讨论最优化。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伙伴同伴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萌宠和它的伙伴们
伙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新伙伴
最好的伙伴 等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