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写“夫妻话别”,品读“女性之美”

2013-04-29杨红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荷花淀课文目标

杨红菊

笔者曾不断地反思:“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完美的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我终于明白:“不完满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所谓“不完满”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学目标要大胆地取舍,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白,目标不求面面俱到,选准一个点,加以突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二是上课形式要留空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从头到尾滔滔不绝的习惯。三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层层深入,分析结论不必说尽,要留空白,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完满”的感觉,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心理,以此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荷花淀》是一篇经典小说,记得第一次上这课时,我按照小说的三大要素全部讲解,足足上了三节课,整个的教学目标全部呈现给学生。第二次上这课时,总觉得没有什么可讲的,情节很淡化,语言超朴实,环境也简洁,人物较单一。于是干脆不讲,让学生自己看了一遍文章。

前不久我采用了“改写式”来帮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采用梯形设问层层深入品读“东方女性之美”。在这次《荷花淀》“不完满”的课堂中,上出了不同自己以往教学的精彩,同时也让学生收获了精彩。

首先是要大胆取舍教学目标,选准一个点,让目标具体集中,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白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他认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认为必须有三个建立:一是建立在老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单元结构意识之上;二是建立在老师深入解读文本之上;三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之上,在此再选准一个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点来重点突破。

这是我第三次教《荷花淀》这篇小说,在上这单元前,我拿起课本认真分析小说单元的选文功能,厘定每篇课文能承担哪些具体目标,力争做到一课一得。如:《项链》侧重描写女人马蒂尔德心理活动来表现她的虚荣心;《祝福》侧重写女人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来表达她的苦难人生;《荷花淀》侧重人物对话来描写一群战争中的白洋淀的中国女人。这样我就确定《荷花淀》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人物对话描写来探讨人物性格。目标小而集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对话”是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同学们对文章中他们的对话描写以现代人的视觉来进行改编,整节课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其次是上课形式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参与中,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空间

本节课师生“二分天下”,学生充分进行了思维活动,教师没有唱独角戏。语文教学承袭了几千年传统,要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需要走十分艰难的历程,其中涉及教学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语文课就是要老师少讲,让学生有序地充分地进行思维活动,还学生以独立的思考空间,让师生二分天下课堂。

在分析《荷花淀》中的人物时,我就进一步采用“不完满”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所有的学生改写“夫妻话别”部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个同学都独立完成改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大家带着兴趣和好奇心自觉预习课文,并结合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有创意地进行改编课文,最后课堂上大家都十分好奇迫切想知道其他同学是怎么改编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改编的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这一切正体现“导学为主,导教结合,自主学习,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的主体参与思想。

这种改写就是运用原来文章的材料,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上保留原作的中心思想改变语言或者人称或者其他表达形式的一种写作练习。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写什么、怎么写都包含创造性。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要“有创意的表述”。中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每篇课文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改写”或者“续写”或“仿写”的资源,这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让学生进行改写改编,改写出不同于课文的文章来,这种上课形式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空间去创造去想像,更多空白去思考去回味,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探知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摒弃了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讲授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与创新能力。

三是“不完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分析时结论不说尽,给学生留下探究空间

整节课让学生循序渐进有序地行思维活动。有人说,数学是思维“体操”,那么,语文则是思维的“田径场”。在这里,思维经受着“投掷跑跳”、“摸爬滚打”等多项全能的锻炼。尽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不能四面出击、漫无边际地进行,而是组织学生循序渐进有序地行思维活动。

在具体分析《荷花淀》中的人物时,我采用了有序的梯形问题设置情景,先通过分析水生嫂与丈夫的话别这部分来分析水生嫂这位女性,再通过一群白洋淀女的女性探夫前的一段对话来分析白洋淀的中国女人性格特点,最后分析战争中的中国女性,这也符合同学们由具体到一般的思维认识规律。

首先分析水生嫂这位女性,从她身上我们读懂了水生嫂什么样的品质?再次分析白洋淀的女性,从她们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样的品质?最后再分析战争中的中国女人,从她们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样的品质?

在人物分析这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层层深入的问题,为学生开拓出一些空白,给学生留下一些“欠缺”和“不完满”,激发学生积极探求、踊跃补白的欲望,使其在内在的紧张力和求知的内驱力作用下,思维空间被全方位激活,这样学生不但在理解上更趋深广,而且会充分地体验到自我探求的成功喜悦。在同学们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处处留白的基础上,老师水到渠成地总结出东方女性的三美。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借语文“不完满”课堂的改革之风,反思自己平时课堂中诸多遗憾和不完满,促使我不断追求语文教学的完满。

猜你喜欢

荷花淀课文目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我们的目标
《荷花淀》结构上的两两相应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白洋淀里盛开的美丽荷花——《荷花淀》“五美”赏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