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程考核与评价存在的弊端及改革实践
2013-04-29吴东星
吴东星
摘 要:现行德育课程考评存在种种弊端,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内化与习惯的养成。德育课程考评必须体现以生为本,坚持过程和结果、理论与实际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多元考核与综合评价,从而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德的宗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关键词:德育课程;弊端;改革实践
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关注学生的身心体验与情感需求,重视学生行为转化与良好习惯的养成。然而,现行德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简称考评),却存在种种弊端,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德育现状。因此,在进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德育课程考评机制的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
一、现行德育课程考评的弊端
1.重学习结果而轻学习过程
现行的德育课程考试,把德育当成了一门“智育”课,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它是一种对学习结果的检测。这种考试,或许能够很好地考查出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却无法考查学生平时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及运用能力,这种考试显然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内化与品德的养成。
2.注重理论知识而不关注学生实际
现行的德育课程考试,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认知、掌握与运用,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考前划重点,学生背重点”是这种考试状况的集中体现,至于这些知识与学生有多少关系则无关紧要。这种与学生实际相脱离的考试,是为考试而考试,而不是学生情感、态度与运用的综合提升过程。
3.只有教师评价而缺乏学生评价
现行的德育课程考试,只有教师作为唯一的考评主体,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体现了考评的单一性与主观性。教师认知学生一般在课堂内,很难发现学生课后课外的许多闪光点。因此,单纯教师考评不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德育实践。
二、德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的策略与实践
1.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1)重视平时实践考核
德育课与一般的文化基础课不同,它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运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学生的课堂实践在平时考核中也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上,我们平时要考评学生的学习用品是否齐全、礼仪表现是否规范、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等行为实践。
(2)开展多元考核
德育课程考评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考试、考核与评价,考试只能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考评并非取消终端测评,只不过在考核方式上,应坚持灵活、具体与生活化的原则,在试题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开放性和生活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1)考评内容围绕学生生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掌握者、情感的体验者与活动的参与者,如果考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关,他们的积极性就高,也乐于参与。
(2)考评内容围绕学生的专业与就业
中职生学习目的性很强。因此,考评要紧密围绕学生的专业与就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比如,在学生外出实习前,笔者考学生如何写自荐信,学生写得非常认真、细致,笔者逐一点评,到下课了还出现提问的学生拖住教师不让走的状况,这种考评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有裨益。
3.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1)教师考评是关键
从考评的主体与作用来看,教师考评是整个考评的关键所在。教师考评应起到引领性、主导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只有在教师专业素养下的对课程及考评的科学理解,才可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
(2)学生自我考评是重点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6~19岁,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其中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自我认同、自我排斥等一些情绪体验。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达到对自己正确认识的目的,从而强化自己的主体责任感和增强自身学习的动力。
(3)学生互评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首先,同学朝夕相处,彼此非常了解,互评有助于反映学生的真实行为与实践表现。其次,互评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也是给自己重新定位的机会。互评可以促进自身的内省,见贤思齐,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最后,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有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总之,课程考评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德育课程考评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树立和拓展“学什么、考什么”的理念,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分内容、分层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手段,进行多元考核与综合评价,从而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德的宗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丽宏.试析中职德育课程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
[2]叶永鹏,许启新.职业院校德育课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39.
[3]罗芳芳.中职德育课考核模式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09(20):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