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高溫帶來「綠」商機
2013-04-29
2013年夏季的大陸高溫酷暑,許多人驚訝過去夏季大面積限電的現象不見了,由此認為經濟景氣非常不好,但實際並非如此,反而是景氣正加速回升。
最近公佈的PMI(中國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達50.3%,出現超季節反彈,新訂單與積壓訂單指數也回升,為景氣持續回升提供了支撐。
且不論景氣究竟如何,毋庸置疑的是,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環境,正在催生新的「綠」商機。
淘汰高能耗的過剩產能
2013年大陸五市兩省的碳交易,催促鋼鐵、水泥、建材、有色等高耗能產業大戶,必須強制公佈碳排放數據,這降低了一些高耗能產業的產能,對能源重新配置將起到很大作用。同時,那些達不到節能減排標準的產能,將面臨關停併轉,為電力資源騰出空間。未來能源的高效利用,將是解決大陸長久以來大面積限電問題的出路之一。
同時可以看到,致力於節能減排的企業,在這一次景氣回升的過程中成為受益者。儘管景氣仍有波動,但已經有了新需求的潛在市場,如中歐針對太陽能光伏的價格協商、LED等節能產品的應用與推廣,這些都有利於能源的高效利用,改善惡劣的大氣環境。
應對氣候變化的「綠」商機
上海此次躍升為大陸城市的新火爐。樓宇的密集度與高樓化,讓上海的熱島效應更加突出,綠化率趕不上熱點成長率。
城鎮綠化率將成為大陸新型城鎮化發展中重要的考慮因素。高溫頻出,如何解決與改善這個問題,或許會延伸出新的「綠」商機。
在此次戰高溫的夏季,更讓人希望找到蔭涼的地方,植樹綠化將成為新投資機會,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大陸在2007年就公佈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明確將林業納入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預計到2020年大陸年均造林面積達到500萬公頃以上,全大陸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20%增加到23%。森林蓄積量由2010年132億立方米提高到140億立方米,到2050年的長遠目標,比2020年淨增森林面積47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26%以上,森林碳匯能力進一步提高與穩定。
在氣候變暖的大前提下,植樹造林成為企業投資新趨勢,更帶來新的營利增長點。尤其在碳權交易的時代,成為碳匯的載體,碳權的賣方角色,也將更加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