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修炼
2013-04-29
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常常在几年内就出现高原期,专业技术和教学水平都处于一个不高不低的台阶上,停滞不前。高原期的迷茫,让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选择,不知道从哪个方向继续提高自己。而在个人发展方向上,信息技术教师又与其他科目的教师不同,常常有两个选择,一是教研,二是技术。
受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会选择从教研上来继续提高自己,这不仅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研究型教师”这一目标的要求。能够从“教书匠”成为一名教育领域的“学者”,是上进的青年教师的向往,但也需要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在教育实践中苦心孤诣地钻研。
在师范教育中,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必修的课程。然而,在拿到教师资格证后,我们常常把这两样忽略了,很多时候,心理学的应用只是在我们写文章时作为一种理论“依据”,而不是教育实践。
心理学也被称为心灵的科学,它的应用由来已久,并披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心理学真正以科学的身份亮相,迄今也不过100多年的时间。但现在,它的哲学成分仍然远高于科学成分,甚至会被人以伪科学的方式利用。在教师这种身份,在学校这种环境,能够身体力行的,也许就是教育心理学,并且莫名其妙而又理所当然地成为心理学的几大主题之一。
在IT教育的研究中,不少人试图从心理学中寻找切入点,这似乎是个奇妙的主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夸夸其谈,从信息技术的课程结构、学科使命,到教学方法、评价过程,诸如此类,层出不穷,并且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是剥开论著的外衣,却难得一见教育的实践。毕竟,教育研究者很少是专业的心理学研究者,更不是实验心理学的奉行者,他们自身心灵的修炼,都尚未完成。
无论是潜心教研,还是心仪技术,在我看来,都需要心灵的修炼。这里面,另一方面是心理学的融会贯通,脚踏实地而非好高骛远的应用;一方面是自我心灵的强大,不为外界纷扰所动,执著追求。
我们依稀能够看到一线曙光,心理学的作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硕士的学习中,心理学成为重修科目,拉升到与研究法同样的地位,而硕士论文中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心理学和统计学名词,堆砌着数不清的西方教育理论;中央电视台都开始公开播出心理学家现场诊治病人并收到神奇效果的节目……
而在学校这一精神文化阵地,以信息技术教师和教育技术专家为主角的IT教育科研,同样不会放过这一角度和形式,各种心理学效应被充分放大,风起云涌,融入到遍地开花的教学模式之中。当“温水煮青蛙”理论被戳穿之后,“罗森塔尔效应”却再次成为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拿来主义就这么轻装上阵了。
北京一位生物女老师组织学生用实验推翻了康奈尔大学“温水煮青蛙”的结论,并告诉学生:“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错的,或是谎言。”同样,如果不是罗伯特·桑代克、斯诺、克莱鲍恩、斯佩兹、朱希姆、哈博等人对罗森塔尔的质疑,皮格马利翁效应恐怕也会以真理的形式写进各种教科书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质疑,没有实践,不加甄别,拿来就用。教育科研的研究对象比较特别,实验也常常不具有重演性,道德和论理也不允许拿学生随意实验,但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还是要遵循的。霍华德·加德纳在《心灵的新科学》中提到,心理学是方法与实质的结合。如果把实质都忽略了,我们会得到怎样的结论?没有心灵的宁静,在浮躁的学术风气中,最终将会迷失自己。
回到开始提到的高原期,我似乎找到了突破的方法,那就是,心灵的修炼。
技术也好,教研也好,二者并不矛盾,也许还是相辅相成的。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在心灵的修炼中,获得技术上的更大进步,和教育上的自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