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2013-04-29杨希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3年9期
杨希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种典型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使解题过程简单化。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守恒法。
一、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例1】已知8克A能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克C和一定量的D,现将16克A与70克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 D和一定量的C,则D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再由质量守恒可求出D的摩尔质量:
三、元素守恒
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例3】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多少?
四、电子转移守恒
電子转移守恒是指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与失电子总数相等。
【例4】在XR2++YH++O2MR3++NH2O 的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M应为多少?
解:氧气系数为1,则转移电子数为4e-(得电子),而R2+→R3+,则M=4(即失电子为4e-)才符合电子转移数相等。
由此可见,守恒法在解题中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可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其优点是用宏观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细枝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的特有守恒关系快速建立计算式,巧妙地解答题目。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