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从何处寻》等几篇赏析文章的感受
2013-04-29魏永生
魏永生
赏析,顾名而知兼赏、析二义。赏,欣赏,属较高层次的美学范畴,重在欣赏对象的优长处;析,分析、解析、剖析,不仅观照优长,而且要指出不足甚至缺失。赏、析合而为赏析,则宜侧重赏。然而,赏的前提则是析,因没有对内容形式诸方面的细致分析,欣赏就如失却基础的楼阁,不能存在。文无定法,赏析既可从主旨、构思、结构入手,又可从表达手法,如叙、议等入手,但都不可回避语言,因之,语言是最基本的赏析内容。从教学角度观之,撰写赏析文大有必要,其要求超于重在分析的“教参”内容,益于教师从较高层次与角度研究教学内容。赏析文字不同于读后感类文字,后者重在由此生彼的迁移,重在由所“读”内容生发的所“感”。
上面《美从何处寻》等几篇文字,取材不同,各有侧重。有的识见高妙,才情洋溢,而内容博涉;有的紧紧依据课文,细细道来;有的追根溯源,于比较中凸显主旨。均言之有物而具体,言之有据而成理,言之有情而感人。
《美从何处寻——<荷花>赏析》,以“通感”这一欣赏美学中心理现象为赏析《荷花》课文、组织结构所写文章的主脉。“听作者之所听,看作者之所看,感作者之所感”“忘情于斯,得意于心”,阐发了“忘我”“是一种境界”,是“发现美、感受美的高层享受”的见解,回答了文章在标题、文首、文尾一再反复强调,于文中处处暗示、隐含的“美从何处寻”这一传统美学命题。文章上半部分课文作者之“我”、读者而兼赏析者之“我”、所赏析对象“荷花”合三而为一,“将本我的感情投射进作者的心境中。我即是作者,我即是池塘中那一朵白荷”“有景亦有情,物我两相融”。下半部分对“文法”的赏析亦以“通感”运思。文中征引王国维先生“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又与教学紧连,见出赏析者立足课堂的务实态度,实属可贵。文章以宗白华先生诗起,间引叶圣陶先生诗呼应,以颇有南朝民歌之风的自作诗《踏歌》“绿盘盈珠随水滨,菡萏素裙舞翩翩。谁道天色好光景?水镜照得美人颜”表达对赏析对象荷花的喜爱,一咏三叹,物我为一,自由出入于课文与赏析文间,识见才气感情并茂。
《殷殷人鸟情,诗意中表达——<珍珠鸟>赏析》深得原文三味,以“人爱鸟,鸟亲人,情谊真好”“人鸟互信,境界真好”“真情满溢,诗意盎然,写法真好”这三个彼此关照呼应的别致题目,将对原文的赏析分为三个侧面依次展开。课文表达极细腻,赏析文对此十分在意,条分缕析地写出“从声音到色彩到形体,从知道到见到到倾心”“作者对它的呵护、喜爱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将他与雏儿感情的渐进过程写得十分细腻传情”“好一个‘鸟我情深的奇美境界”。原文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系点睛之笔,赏析者由此引发议论,“当我们用人性的眼光来对待世间万物,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心灵,都会因之而更加美好和光明”,使人鸟之间的关系又升华到世界、社会的“和谐”这一更高层次。文章结尾仿原文,“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点感受:诗意,可以将真情表达到极致;哲理,可以把感情升华到新的境界”,将行文主旨再次点出,亦别具新意。略显美中不足的是,文章标题还欠锤炼,三个子标题若再整饬些则更好。
《那一抹淡淡梅香——<梅花魂>赏析》以女性特有的细微感情,满含忧伤的诗意语言,从海外老人“外公”、“外公”“最宝贵”的墨梅、梅花的秉性三个形分实聚神一的角度,引思乡、咏梅诗词,笔涉中外古今,将海外老人思归不得归的忧伤与其后人归于故土追忆先人之情诉诸笔端,令人读后叹惋不已。原文有“外公”临别之际,泪中送绣赤梅手帕的细节,赤梅实喻其心如滴血之意,惜未能关注。
《触摸春天 碰触心灵——<触摸春天>赏析》思绪绵绵,语言婉婉。臆测西洋小说多读之故,其语句长且多用倒置,甚有新意。如写“可是这个小姑娘比读者想象的坚强”部分,“她看不见花美,但她可以闻到花香,正因为她如此热爱春天,所以这个小姑娘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等计六个长句,均是先写结果,再用“但”一转,再写原因,再写对结果进行解说的现象。文意跳荡,一转再转,对“小姑娘”坚强的种种表现之表达非平铺直叙所能同日而语。
以上四篇文章或以才识情胜,或以绵密悠长胜,或以表达别出心裁胜,大致可归为一类。而下面两文则具别种特点。
《真假“西门豹”——<西门豹>赏析》严格说非典型赏析文字,然颇有特色,颇有启发作用。文章对《西门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语文价值性在这篇课文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但文章的主旨却是:“我对文章的改编还是有几点不同的见解。”文章主体即将“教材版”的西门豹与教材改编所根据的《史记》中的西门豹进行了五方面对比,使人自然得出《史记》中的西门豹形象“更真实、更自然、更可信、更丰满”的结论。文章以事实说话,言之凿凿,有据有理,令人不得不说,教材版中的西门豹逊于《史记》中的西门豹。至此文章更进一步,阐明“比较两种版本的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后,在学生目前智力的基础上,还能给他们什么样的信息?”因之引发思考:“对于这种中华文化的基因我们应不应该了解,如何去继承?”又引申到教学:“谁来告诉孩子们?”最后提出问题:“作为教师我们须要静心考虑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再像我一样,直到现在还不知道甚至永远也不清楚很多故事的‘真相。”其用意所在就不仅仅限于教学,限于对传统的态度了。
《近乎人情真英雄——<景阳冈>赏析》是一篇颇具我国古代小说评点传统特性,析、赏高度融合的好文章。文章注意了原文不直写武松打虎,而是采用“步步铺陈,层层推进的方式,看似闲笔,却无一笔和打虎无关,无一笔不能突出武松的英雄气概”的写法。从赏析武松酒量惊人起笔,继写其“从不信有虎到信有虎,从不信有虎时的无畏到真有虎时的心生惧意”的变化过程,突出这样描写的作用,“使得武松的形象更近乎于常人,才更容易为常人所接受和敬佩”。之后,赏析武松打虎,注意了哨棒这个细节。尤其突出了武松打虎后的“无力、虚弱和胆怯”表现,“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这里,赏析者又补引一句,“原文在此句之后,还有半句是‘动弹不得”,显出赏析者的细密与对原著的研读功夫。对比打虎后的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和前文“大踏步走上景阳冈来”,突出武松“近乎常人的真性情”。至此,文章在层层铺垫之后推出结论,“这位英雄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近乎人情真英雄”。赏析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方式与内容多有研究,行文不时透露出丝丝痕迹,能够不囿于教材内容,而将《水浒传》相关文字引入,将课文置于同原作的比较中分析问题,因之能够发现教材改编存在的问题与原作的高明之处。由此亦可见,传统评点方式在现今教学中还是具有生命力与魅力的。如果赏析者将改编的课文较原著诸多不同甚至存在大可商量研究之处再予涉及,文章当更具深意与新意,施之教学亦当更能益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如,《水浒传》百回本、百二十回本、金圣叹本写落日,一处是“厌厌地相傍下山”,课文改为“慢慢地落下山去”;课文结尾写武松“还是先下冈去”,而上面三种版本中均为“且挣扎下冈子去”。又如,百回本写武松打虎后“手脚都疏软了,动掸不得”,课文改“疏”为“酥”,去掉“动掸不得”。比较后长短立见。
赏析文字若具才识情而叙议抒情融一更好,若如《西门豹》《景阳冈》赏析者这般,从所据材料出发,将课文进行“还原阅读”,并与其出处进行比较,不唯便于发现问题,益于促进教学更上层楼,且人人可为,更应引起教者关注,并付诸教学。